近日,如果你留心微信朋友圈的际遇,应该能明了网络上这句话的正确性:社交软件始于约炮,成长于炫耀,没落于代购。
前两天,海关总署规定,在电商交易渠道,超额携带化妆品、奶粉、纸尿裤将被视为“走私”。微信朋友圈代购,自然也在打击的黑名单内,但是,如何监管暂时还不明确。
就这个话题,有业内人士就发言,早该管管了!
流行于朋友圈的代购,有的是假货,其他则是由售卖者从境外邮寄,被理解为自用物品,仅需缴纳小额税款。但实际上,这些货品被以商品形式进行销售,累积一定数量就需经过海关,缴纳其他税款,否则就涉嫌走私,遭举报后或将受处罚。
海关总署的一纸规则出来,这也就意味着之前带有部分私人代购甚至朋友帮忙性质的海外代购将被列入监管范畴,很多网上专营海外代购的“海淘”商户也将受到影响。
微信朋友圈的代购现象,被诸多质疑诟病,甚至曾让微信官方出台相关“限量”措施,一度更有说法称或被取缔。海关总署实施相关条例,对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监管,朋友圈代购也在监管范围。在电子商务广泛渗透生活的今天,与其取缔一个培养起的“市场”,不如让其有法可依。
解决好友圈变成生意圈的难题,除了法律法规方面禁止,还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微信管理方有技术能力解决代购方面的问题,所以,微信管理方应该做相关的技术屏蔽,让好友圈不能发布代购方面的信息。
不管什么形式的载体,有交易就要有监管,否则一旦出现纠纷就很难取证调节。与其堵不如疏,建议相关网站发个声明,好友圈不应成为生意圈,违者接受相关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