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记者浅薄地认为进场费一般只是跟商超有关。正如专家所说,“商超征收进场费被认为有其存在的社会经济根源。进场费问题是中国零售行业、百货行业持续存在的现象,是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
记者走辽宁日化市场,这一旧观点即刻被打破了。这里有目标性发展连锁及有野心上市融资的大连锁日化专营店,最具代表的有亿莎、铁岭中泽、辽阳丽都、盘锦董氏、海城世都、东港青春等。
“这些大连锁不仅仅是零售店,他们所代表的零售连锁业异军突起,促使大连锁店跻身成为了继百货公司、超市卖场之后的一大特殊渠道。”沈阳馨美娜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娜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这些大连锁模仿商超的运营模式,品牌进驻该店需要谈判进场费、账期、活动支持、折扣、配置人员等问题。
谁捧起辽宁大连锁?
在行业内,一直广泛盛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化妆品(店)看东北,东北化妆品(店)看辽宁。仔细想来,的确不无道理!
辽宁专营店市场起步早,比较成熟,管理正规化,做连锁意识比较强。诸多专营店至今都有近20年的历史了,比商场成立的时间还长。比如亿莎起源于1995年,发家于锦州辽西化妆品市场。盘锦董氏从1990年起步至今,已经走过24个年头。辽阳丽都创立于1993年,现有连锁店数十家。这些大连锁经过多年培育了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单店产量高,很多单店年产出在千万元以上,即使规模小点的也在几百万级别以上,数据赤裸裸地彰显了东北专营店的实力。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采访沈阳代理商过程中听到一个说法,大连锁在当地处于渠道垄断地位,比如铁岭中泽,SK-II不进入中泽渠道,在铁岭将没有市场。诸多品牌完全依赖该渠道,要想维系一个品牌的代理权,与中泽合作成为当地区域代理商们唯一的选择。
辽宁几大名店建立的渠道占尽“地利”,当地商圈优良地段早就被独霸,无形中还得到地方行政资源的支持,比如亿莎、铁岭中泽都是拥有“雄踞一方”的市场支配地位。正所谓“店大欺客”,部分名店随着品牌和渠道被依赖优势,玩起“进场费”也是理所当然。一名不愿具名的品牌区域经理就表示,品牌要进入辽宁大连锁,像进入商超一样不包销包购,要求完成销售任务50%以上,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常常会约定一个“回款期”。
如此说来,大连锁有如今“高高在上”的地位,要价也是合理现象!
进场费存在即合理?
谈及大型KA卖场,总是离不开进场费问题。
话说什么是进场费?
“零售企业依赖自己的渠道优势,通过向供货商收取通道费、占压货款的方式,赚取后台利润,进而实现低成本的快速扩张。”这是代理商普遍向记者的解释。通常,进场费可以分为合同内与合同外两种。合同内收费主要有开户费、节庆费、新店开张费、老店装修费、新品费、条码费、合同续签费、海报费、堆头费、促销员管理费、咨询费、促销服务费等十几种。合同外收费名目同样繁多,其中的人情费则是合同外的费用。
商超、百货,或是大连锁专营店客流量大、辐射范围广。对于厂家或区域代理等供货商,这些渠道非常重要,一定程度能很好地展示品牌形象。那么,是否说明这些渠道要价,提出进场费本是合理的要求,可谓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沈阳美诺薇化妆品有限公司(代理自然堂、伊卡露诗、伊之倩等)总经理孙强认为,商超进场费的征收一方面是因为商品占据了货架资源;另一方面,商超需付出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效管理与积极运营,拉动了商品销量,从而实现产供销的各方盈利。一直以来,商超征收进场费被认为有其合理性。
然而,肆无忌惮的征收“进场费”也有不合理的。辽宁名店模仿商超要价进场费,影响了同区域代理商的利益关系。比如某一品牌进驻名店大连锁渠道要求是3折,实际上赢得了中间利润差,但长远来看品牌零售价并没有下降,反而抬高了整体价格,最后买单的是消费者。另外,大连锁发展至今同样面临思维固化,若以进场费为门槛坐等供应商登门谈判的模式是置自身于危险境地。
区域代理商与大连锁的恩怨情仇
大连锁专营店野蛮涨起来的“进场费”直接触犯了区域代理商的利益。
沈阳一位代理商,代理的品牌有巧茜妮、润初妍、蓝秀、军博仕等,目前合作的网点主要分布沈阳新城子区、苏家屯区或地级县专营店,与亿莎、中泽等名店合作倍感压力,谈判过程总是不欢而散。
在渠道扁平化背景下,大卖场、大百货进入地级市市场,屈臣氏掘金乡镇市场。区域代理商面临的问题将是如何应对各方大连锁的到来,要维系一个品牌代理权的有效合作关系,考验他们的将是如何攻破进场费参透各处市场。
辽宁朝阳市韩束代理商李东接受《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韩束没有进驻当地大连锁丽港化妆品连锁,关键不是进场费问题,考虑因素是丽港店内品类丰富、品牌多样,服务销售的精力比较分散,韩束进驻并不能保证出量。”目前,李东操作韩束品牌区域有朝阳市、阜新市两区,网点有100多家,不错的县城单店韩束年回款近20万。而朝阳丽港化妆品店(定位高端店)有3家,其中旗舰店有240平方米,经营品牌有梦妆、高夫、欧莱雅、佰草集、ZA、相宜本草等。旗下定位时尚、年轻的尚美堂化妆品店有3家,主要分布在地下购物街。
区域代理商与零售商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商业关系,大连锁专营店要价“进场费”,一定程度考验了区域代理商实力促使代理商转型。既然利润趋微进场费压力大,没有包销包购,区域代理商们则转型成为擅长终端服务的服务商。
在中国大行其道的进场费,已经成为侵占厂家利润、区域代理和盘剥消费者腰包的一个吸金黑洞。这种成为惯例的进场费牵扯了诸多商业环节的恩怨情仇。大连锁专营店玩起“进场费”是充分利用竞争市场环境下渠道优势进行的长远战略,还是短暂性手段?只有等待市场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