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曾表示,阿里巴巴实际上是一家数据公司,而淘宝最大的贡献不是让人来买东西,而是将消费者习惯摸清。随着微信平台的商业化运用的普及和深入,各大日化企业也开始积极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营销活动。上海美博会上微信扫一扫的狂轰滥炸,也让行业人士感到粉丝经济时代已然来临。
据了解,自然堂、欧莱雅、相宜本草、yoka、卡姿兰、美肤宝等知名化妆品牌都开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些品牌关注微信后即可成为会员,用户扫描这些品牌的官方微信二维码后可享受会员折扣;并可引导用户查询最近专柜,直接免费领取bb霜等,将用户的关注行为直接和企业品牌活动嫁接。
“传统企业进入移动互联成本太高,微信扫一扫可以降低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的成本,微信扫码能提高客户体验,降低服务成本,减少交互环节,最终产生价值。”自媒体创始人表示。二维码盛行的背后,是消费者主导的时代来临。上海家化佰草集总经理黄震也认为,渠道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时代。
在消费者主导时代,消费者价值观念的改变,为企业制定了新的规则--企业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廉价的商品,还要提供更便利、更快捷的服务。
巨头扫码 各有奇招
日化行业的各巨头在“扫码时代”更是各有绝技。日化企业为增加自身用户二次到店、实现精准营销、培养潜在优质客户与产生更强的客户粘性,常会不定期举办会员小样兑换活动。如今,宝洁通过二维码将用户导入到微信公众账号,并在微信中进行小样领取。宝洁从此可依据微护照后台及时采集到的活动各环节数据,实时掌握活动进展,完全将补货管理自动化;同时,它还通过微护照后台数据统计对用户领取小样和柜台发放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杜绝无效损耗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用户的领用情况筛选优质客户。
除了宝洁的产品小样精准发放外,欧莱雅通过“欧莱雅小美盒”的微信服务号的上线的方式,进行顶级产品的私人定制。欧莱雅小美盒销售产品采用“私人定制”的模式,每月推出一个“主题小美盒”。当月“主题小美盒”仅限在本月订购,超过这个时间商品就会下架,这给消费者“过期不候”的限量版体验,增加对品牌的认同感。
业内评价认为,欧莱雅小美盒通过微信服务号打造了一个O2O的购物闭环,同时帮助欧莱雅实现多平台客户的聚合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利华是唯一一个将公益营销引入微信营销体系的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发布了一个名为“小行动大不同”的线上平台。据介绍,上述微信平台自3月份上线后,目前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2万人;微博的粉丝更是高达10多万人。联合利华通过公益营销吸引粉丝,效果十分明显,成为业内争相学习的典型案例。
锁定粉丝 在探索中前进
西安瑞盟商贸有限公司运营副总雷蕾和其团队经营了一个微店。“现在,我们主要通过微商铺的公众平台增加关注度,并且锁定客户群体。”因为技术力量不够,专业人才缺乏,雷蕾自称:“在微营销,也就是移动营销这个方面,我们还比较欠缺。目前只是在朋友圈向客户宣传公司情况,培养潜在客户。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离预期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然而,有电商专家研究称,南方的公司做微信运营推广的很多,而北方相对就少了很多。
不少化妆品终端店反映,微信运营专业人才缺乏,这大大影响了终端店对粉丝经济的把握。通过各类渠道推出微信,只是为宣传产品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希望通过一些促销活动来拉回头客,但想留住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还须真正的实惠促销才行。如此看来,日化行业要想玩转“二维码”,不但要摸清消费者消费习惯,更要舍得投入,让目标客户群体实实在在感觉到实惠。不管怎么说,“扫二维码”的赢利方式还是个技术活,离开了专业人才,显得有点有心无力。
香港一谋顾问集团总裁庞文强建议,企业的微信公众号不能当微博玩,不要用订阅号,最好是采用服务号加微信认证的方式,这样企业的品牌、服务或是产品可以通过公众平台连接微信的7亿用户,通过开通微信支付实现平台基础功能,还能实现O2O闭环。
化妆品店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扫码或将成为化妆品店新的营销工具。移动互联网浪潮滚滚而来,要么顺潮而下,要么被潮水淹没,最可怕的是还没有意识到就已经被市场淘汰。通过“扫二维码”,日化企业可以吸引客流,增加黏度,提高顾客进店率,还能采集和分析顾客逛店行为,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日化企业顺应世界互联网化,俘获新一代的消费者,是时候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