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春北盟的总经理张少波的一次交谈,同他之前曾有过一次12分钟的采访。从12分钟变成1小时12分钟,真的不只是时间在延长。同一名生意人交谈,还能谈什么?然而,他一会儿像位哲学家,一会儿是位现实主义者,也确实是一个生意人。在记者看来,他是一位站在现实的肩膀上,拥有哲学的思维,一半经营工作一半经营生活的生意人。
感性的人喜欢思考,在脑海里起疑、思索、结论再到反结论一路狂奔,一边反复一边痛苦。为什么?因为他总是在思考,却没有去停止一会儿思考投入行动。事实上,行动起来总是会明畅许多,行动会告诉我们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张少波或许走了一条不同的出路。就在问与答中,一个感性的人面对这位成功的商人,也经历一场淘洗。在张少波的微信签名中,写道:“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老换游泳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张少波十年前做起了店老板,2006年升级成为了一名代理商,也就创办了现在的长春北盟化妆品公司。他说也曾考虑过开连锁店,二选一,还是做起了公司。记者当然会问为什么,他轻描淡写地,“要是做不好代理商,我回去做我的店老板去。想怎么做就做去,还有退路。”
自始至终,选择大于努力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天道酬勤,而后长大了成功学里宣称选择大于努力,孰是孰非,非此即彼,在世上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是个伪命题。而张少波似乎更愿意向记者传达的是,选择大于努力。
时间证明,张少波这次的角色转变走通了。从一名店老板做到一名省代理,用他的话说,“盘子大了,往上走的空间也大了”。在他的念头里,一名店老板能吸纳的顾客群体将受区域所限,营业额终将会碰到天花板。如果可以面向整个吉林省,那就是超过两千万的人口;如若全力做好一个品牌或者选择代理更多的品牌,张少波果断选定。三年的店老板经验确实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了解需求,做好服务。这种非常普通的活儿,他做起来格外认真和贴心。有的时候,和店老板电话聊、聚会聊自然而然地就找到一些共同的话题,张少波说:“我打感情牌”,介绍品牌、推介业务,员工更专业。
进入了这个行业,首先面对的就是代理品牌的选择问题。他的硬性标准就是品牌背后的厂家要有实力、要可靠,因为这样的资金、技术和团队很稳定。目前,长春北盟总共代理了14个品牌,涵盖彩妆、护肤、家居洗护,其中彩妆品类最为齐全,有进口高端彩妆、国产的一般彩妆和低价位的彩妆。在张少波看来,同一品类,一个代理商在同一价位有3-4个的话就不太好做。毕竟价位区分档次,档次引导市场,市场也就被分开了。当记者问起全国都在做彩妆和香水这些小品类,却做不出业绩这种情况时,张少波轻描淡写地讲到,“我们的彩妆卖得挺好”。
或许是尝到了彩妆这种按品类引进低中高端的品牌和产品的甜头,他也打算在未来将继续按这种方向引进品牌。在计划引进品牌上,他也走在了前头,首要的一条就是选择与现有品牌不太冲突的,比如面膜和儿童洗护品类,这种有市场也有前景。至于看上了什么品牌,张少波呵呵一笑,卖起了关子。
面对困难,像个哲学家
记者不禁疑惑了,在长春北盟那里,据称一个药妆品牌每年至少50%的增长,一个彩妆也能做到每年成倍增长,厂商应该把他们捧在手心里才对。然而,这成了张少波遇到困难的一个主要引发点。厂商和代理商同这个行业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
在他看来,生意好不好做自己心里永远有一笔账,即付出与收入比。生意人首先要会赚钱,不然对不起那些说的再好的一个品牌、一群有理想的年轻员工。张少波要经常面对行业上游的厂商和品牌方,说起对这个行业的许多现状平静中难掩一丝无奈,很难想象这个北方汉子说到“困难”时,连续说了几个“吃亏就吃了,栽就认了”。何为他的困难?他说,不管怎么努力、凭借个人能力也解决不了的,用钱解决不了的那就是困难。具体来说就有国家政策、厂商政策。
张少波举例说,一些小品牌交给了他,等到做出来了些起色,你的款打过去了厂家跑了,这太不靠谱。有的品牌因为七七八八的原因要调整代理商,你承诺说加任务、多打款和各种好处,最后还是被“无情地抛弃”。张少波不愿意太多提及这些品牌。记者反问道那是厂商的损失,谁知他立马指出说先期的投入将由自己买单,下一步要走要停也是自己做主。
此时,对话有些奇妙,就像一支温度计终于放对了地方,测出来人的温度。他继续说到,“对抗和埋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记者反问,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清这一点啊,就像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会把全部精力押注在某一个上边,一不小心就丢了机会也丢掉了自己。“一不小心就丢了市场,也丢掉了自己”,其实是说的的。张少波拖长了谈话的节奏,“任何人都会遭遇到困难,包括他自己。认清这一点,想不想看淡都得认。因为当人迷路了,有的人坐着直到饿死,有的人一直走直到走出去”。
记者心中不禁感叹,“您真像个哲学家”。或许他听到了,也知晓。
管理团队,他有他北方人的招儿
北方人重感情,这种认识不知从何时被默认并流传在全国。老板和员工要讲感情,讲什么如何讲,这是个问题。张少波说他们东北人爽直,也重感情。
在同一位沈阳的代理商聊到这个行业信息的来源,记者说到,在百度和360搜索引擎里,要想找到一家化妆品代理公司或者一家店,能最多见到的绝对是招聘信息。有人说客服文员、销售和技工这三种年轻人最不愿意干的工作,可跟日化行业沾上边的就至少有两个。记者问难招人人难管的问题有遇见吗?张少波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很是坦然,说还好。
在他的手里,许多员工从小姑娘做到结婚当妈的,很多都是。记者打趣儿问到,你们也会开员工大会,就是唱歌宣讲的那种吗?他认真答道,在例会上,他经常这样教育员工,每一个工作都有其特性,要吃销售这碗饭就干这个活,就得出差就得跑。而后转向记者,说:“像你做记者就得采访还得不烦采访对象不烦写稿子,你说是吗?总有一部分人会听进去,会认同我的想法。”
那如果要让其做出色呢?张少波毫不思索的说到,员工也要做差异化,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告诉我,别人做的好的你做得更好,我给你加薪升职,你去做老板我也同意。
当然,要求别人的同时,老板也会要求自己,对别人和对自己都有一套。他给我们举了自己公司员工被罚款的例子:员工的罚款,怎么处理?有三种。第一就是老板自己收起来,这种是最可怕的,岂不是因小失大。第二种是用这个罚款奖励他人,或者当做集体旅游的经费来源之一把它花掉。第三种就是把它存起来,在年末依据对他的考核将罚款返还。张少波补充说,员工犯错误不罚,那也没法儿管了。
他认为,北方人还是很重感情,用北方人的方式去对待北方人。他的关键词是人性化的管理、激励性的工资待遇。另外一个他认为“不错”的是公司内部的分工和管理:二部制。他介绍说,14个品牌,平均分为2个部,各设一名总监,另外的与其他公司无异。他特别强调自己并不赞同有的公司根据品类来分部。最好是两个部之间要品牌力相当,受品牌方和厂家的给力,加上团队整体的综合实力两种因素的影响,他们比业绩和成绩,做起来是有劲儿。
他传递给让每一位员工的是,大家都在做常规的事情,谁做的更好更完美,付出总有回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记者心里默想,公司的领导就是一个相当励志的生意人呀!是呀,生意人还是得想着法儿挣钱的,要对得起一帮热血、有理想的青年。
全程采访中,《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成了张少波调侃的对象。他说爱情和婚姻也是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对了可以少费多少年辛苦。记者反问道,你不应该鼓励现如今的女性要独立么?他立马回说,嫁给了高富帅难道就不可以独立了么?谈到电话最后,张少波连续发问道,你有男朋友吗?没有。你抽烟吗?这个不抽。你打呼噜吗?好像不,不打。你的体重和身高呢?这个……这个大多时候是女性的秘密。
谁知道他在那头乐了:“你一直在问我问题,我也得问你几个啊。您看你也有秘密,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