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以特立独行,昭扬于世界。
可能外资品牌不太明白中国市场为何偏爱美白,不过这并不妨碍美白以78%的高占比成为中国护肤市场的第一大需求。
掀开中国日化30年的历史看,真正以美白为细分的品牌凤毛麟角。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因为功效的特殊性,美白品牌一直被苛待。
从80年代的第一盒美白膏到90年代美白的“小打小闹”,如今进入后美白新规新时代,美白产品未来要求“持证”上岗。
2014年京润珍珠也将正式走入20周年,京润珍珠实现全珍珠产业链强势升级,市场也实现了百货、日化、KA、电商、药线及1+3专卖店的多渠道布局。今年开年推出京润珍珠粉美白面膜系列专注了美白品类、面膜品类,用“因为真珍珠,所以真美白”的理念向业界挑战。
以“珍珠美白·养肤专家”为全新定位的京润珍珠亦将在美白产品标准越发规范的前提下,全面开发珍珠美白产品,这一举措不仅符合市场需求,亦是中国美业所需的引导性企业蓝本。
第一盒美白膏
80年代的中国日化,是国企的独舞。
南源永芳、美加净、郁美净、霞飞等牌子在不明不白中就步入了辉煌。第一个做美白的品牌,可以说是南源永芳。在很多国人心中,以为永芳是国产品牌,其实南源永芳是马来西亚牌子,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化妆品品牌。
被称为“永芳三宝”之一的F珍珠膏,是中国国人心中第一盒美白膏。
“岁月不饶人,青春无价宝,但求常拥有,永芳F珍珠膏。”这句永芳的广告词不知道触动过多少爱美女性的心。当年一小盒永芳F珍珠膏虽然才十几块钱,但在普通女性只用几块钱的“凤凰”的年代,已经算是高档化妆品。只需抹一点点,就会令整张脸显得惊人地白,是不少曾经的爱用者们对它最深的印象。
这为珍珠美白功效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一谈到美白,人们则想到珍珠,用后期黑马品牌京润珍珠倡导的话说是“因为真珍珠,所以真美白”,珍珠粉可以有效快速美白、补水保湿、滋养淡斑,天然珍珠是养肤专家。
在回顾到当时,虽然绿丹兰、羽西、郑明明等品牌也有推出美白产品,但数量上来说还是为数不多,于是永芳F珍珠膏在美白市场独领风骚,一枝独秀。
80年代的日化市场基本上被国有企业的本土品牌占领,外资企业刚刚进入,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而国内品牌的成功基本上是单品的成功,是渠道简单化的成功,是生产供不应求的成功。也由此造成了一部分品牌神话。
然而,风光一时的背后却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如价格低廉、利润较低;渠道简单、产品单一;推广有限、管理贫乏等。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宝洁、联合利华、汉高等跨国日化巨头的进入,这些问题被提前引爆。
鼎盛时期,永芳建立了全国比较优秀的培训队伍和促销队伍,与羽西一道成为靓丽的风景。与大多数企业一样,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个人力量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当创始人姚美良不幸离去以后,永芳开始进入衰退,让永芳的芳香也随之而去。
小打小闹 综合性美白
90年代的主角还不是美白。
宝洁除了带来广告,还带来了玉兰油。这个阶段,联合利华、资生堂、欧莱雅、丝宝、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大举进攻中国市场,美白的产品也大大丰富起来。
当时的美白,还不是市场的主打。因为那时的外资品牌忙着与中国品牌抢夺洗发水领域。美白并没有细分出来,只是综合品牌下的某个单品,并不突出。
随着绿丹兰的陨落,大宝、羽西、郑明明的被收购,除了玉兰油等外资品牌,国内市场上并没有出挑的品牌。
当外资竞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还有一些企业选择了产品和概念创新,寻求差异化、功能性的道路。小护士的防晒、珊拉娜的祛痘,这种以功能性产品为主导的品牌,因为功能的先天缺陷,始终存在品牌归属定型,无法拓展的难题,因此单纯依靠功能区隔,是没有办法做成真正的品牌的。
遗憾的是,这又是一条快速发展的捷径,甚至影响了后来的美白品牌为之模仿,为美白市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只有那些坚守“真品质”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品牌后期才活得滋润。
功能性美白 一曲悲歌
就在功能性品牌相继倒下之后,进入2000年后一个个功能性美白的品牌相继出现、辉煌、轰然倒下,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
此时,出现国内第一个以美白为细分的功能性品牌,X白品牌从专业线转型日化线,以卖保健品的方式卖美白产品,高峰期突破25个亿,是美白品牌中的巅峰。可惜由于功效性产品安全性问题,被媒体曝光引发了一系列骨牌效应,企业轰然倒塌。
从2006年索肤特的木瓜美白洗面奶退市,2007年某白品牌引发的质量风波,后来以美白著称的SKⅡ品牌重金属超标引退中国市场……一系列美白品牌出事,引发连锁反应,消费者对功效性美白产品产生了不信任和恐惧。
如何美白?哪些产品可以美白?诸多消费者无法之下去药店买珍珠粉美白,他们一直坚信珍珠粉作为天然、健康的美白圣品,至少在产品质量、天然性上还是值得信赖。
而以珍珠粉为主要产品原料的京润珍珠美白类产品便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以天然珍珠粉为产品原料的京润纯珍珠粉是一款保健食品,同时亦可作为护肤品内服外用,因该产品的安全性,深受消费者信任青睐,一度在市场掀起风潮。
新美白时代的出现
虽然市场存在问题,但美白的需求是不会被减弱的。
中国的美白市场有多大?国际品牌的大多数产品的诉求还是美白。《2012中国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美白产品是化妆品市场的最大需求,占78%。
护肤品功能需求比例:美白系列30.3%;滋润系列86.4%;护手系列29.7%;护肤系列4.8%;防皱系列8.7%;其他类型23%。
图表一:
图表二
由此可见:消费者以滋润和美白功能需要为主,在全国整体护肤品消费者中,接触频率最高的是滋润功能护肤品,次高的是美白功能护肤品。消费者平均每周使用8次,产品使用的频率约为79天/瓶(容量为100ml推算)。
诞生于1994年的京润珍珠,一直专注珍珠产业依托中国和世界丰富的珍珠资源,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珍珠专营企业之一。京润珍珠在本行业内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2014年京润珍珠将正式走入20周年,京润珍珠全珍珠产业链强势升级,市场也实现了百货、日化、KA、电商、药线及1+3专卖店的多渠道布局。今年开年推出京润珍珠粉美白面膜系列专注了美白品类、面膜品类,用“因为真珍珠,所以真美白”的理念向业界挑战。
以“珍珠美白·养肤专家”为全新定位的京润珍珠亦将在美白产品标准越发规范的前提下,全面开发珍珠美白产品,这一举措不仅符合市场需求,亦是中国美业所需的引导性企业蓝本。
即便在化妆品品牌层出不穷的“新美白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也越来越成熟、理性,民族品牌佼佼者京润珍珠,正以其独特而鲜明的产品特色和品牌气质,从品牌林立的化妆品市场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