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是数不尽爱美女性的追求,也是数不尽成功男士的最爱。美白,似乎早已被定义了某种社会地位。李白以”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表达对白的歌颂,东方女性”一白遮百丑“审美观更是根深蒂固。正是这种审美观,催生了亚洲美白市场的繁荣,近20年来,美白一直持续保持着护肤品市场的主流地位,目前已占据了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市场的繁荣,吸引了众多新进入者,有知名的行业大鳄,更有“三无”作坊。出于规范行业发展的目的,国家食药总局下发了10号文,但该新规引发了巨大争议,因为在可能过滤一批劣质产品的同时,实力品牌也难以避免无辜“中枪”。
¥5000000成就史上最冤“冤大头”
美白新规一出,整个行业没有实力的心虚,有实力的叫屈,站着的、躺着的一起中枪。根据广东省日化商会的测算,一件单品的审批申请费用就超过2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开支不小,意味着SKU越多,总花费越大。以致于国际高端品牌雅姿、HR赫莲娜均抱怨,新规将明显增加企业的成本。而日前记者了解到,定位“美白大师”的九美子在审批费用上就将花费接近500万元而“遥遥领先”于其他同行,被业内笑称为“史上最冤的冤大头”。
消息传开,业内看笑话的、看热闹的不在少数,甚至有人说,之所以能拿这个“冠军”那都是九美子自己找罪受。事实上,九美子能“获此殊荣”,的确是其品牌定位以及其老板“傻子曾勇”的品牌操作思路的必然结果。根据美白新规,每件单品都需要申请特证,以九美子在美白领域的地位,占据特证申请的“鳌头”,并不令人意外。
放眼十年前,美白市场虽然耀眼,但是多数切入此领域的品牌是把美白作为一种产品形态来经营,作为品牌化运营的极少,这其中,九美子算是个另类。从2003年开始,九美子拒绝了各种诱惑,始终坚守美白领域,以致于九美子的掌门人曾勇被人称为“傻子曾勇”,
直至成功树立起“美白大师”的品牌形象。
有时候,“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的说法还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曾勇在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招标现场以近亿巨资拿下相关广告资源的时候;当在小蛮腰顶层宣布8.28亿的销售额提前完成的时候,曾勇笑得很开心。当时没有人怀疑,九美子的白金帝国已经初具规模,也没有人怀疑,一个全新的“白金时代”确实已经来临。
然而,美白10号文的突然下发,让九美子猝不及防,不仅白金帝国的扩张得缓一缓了,“美白”这块蛋糕是否还那么香甜可口,恐怕也是个未知数。就像某句歌词一样:幸福来得好不容易,还没来得及细细体会,却要失去你。
每天扔2辆宾利,伤不起
对于国家食药总局的10号文,业界炮轰极其猛烈。有专家表示,“特证”审批制度将会令20%左右的美白产品被淘汰,这些产品属于实力和安全性极差的企业和一些小作坊。但是这个审批无法区隔实力品牌和一般品牌的实力,他举例说,某个企业投入数十万元做临床测试等准备工作,通过申请问题不大,但是某个投入寥寥的企业同样可能通过申请,即使申请没通过,他改头换面再申请还是有可能通过的。
对于非常重视研发的九美子来说,不得不再一次“受伤”。以一白到底压倒性蚕丝原液为例,该新品前后准备了至少3年时间,加入了7000倍于“熊果苷”美白效果新美白成分“white377”,除了各项基本检测,该新品也通过了相关法规不作要求的消费者适应性测试(也叫安全测试)、重金属测试等,但是同样得和某些野鸡产品一样,用一年半的时间和数万元的花费,走上重复检测、特证申请的“漫漫长路”。
让业界颇感无奈的是,新规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美白产品的上市速度。据统计,全国每年需要申报将近4万个产品,国家局历年累计审批出来的国产特殊许可批件仅为1.9万件,审批能力有限的话每个批件需时将会更长。这直接意味着,不止各品牌的新品开发会受影响,积压的批件还直接影响现有产品的销售。
此举对行业杀伤有多大?以九美子为例,因为其全部属于美白产品,如果现有的SKU在明年6月30号仍处于审批状态,按照该品牌明年21亿的销售目标,延迟一个月拿到特证,就将损失1.8亿元,延迟一天拿到特证就损失600万,这等于每天扔掉2辆宾利V8,14倍于央视《新闻联播》后面7.5秒的价格。更何况,没有产品可卖,渠道商会不会倒戈?对品牌来说,这已经不能用烧钱来形容了,简直就是伤筋动骨!
没有人怀疑曾勇和九美子对美白领域的专注和热爱,只是不知道对美白爱得死心塌地的“傻子曾勇”看到这组数字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想必是撞墙的心都有了吧?
文中涉及企业信息:广州九美仟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招商电话1868841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