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露华浓、卡尼尔、媛碧知退市后,下一个退出的可能会是谁?旁氏、佳丽宝、婵真、雅芳、薇姿、植村秀、兰芝?是真的这两年中国市场不好掘金了,亦或是自己经营不善,斗不过本土品牌的凶猛?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以下猜想,都是对一些经营不善的洋品牌的臆测,不包括一些被收购的如丁家宜、小护士、大宝、羽西、嗳呵等不中不洋的品牌,他们谈的就不是退出中国市场了,说得自己好像还有别的市场似的,稍有差池等待这些品牌的下场就是泯灭。
雅芳:不如断臂止损
风雨飘摇的雅芳,能熬到什么时候?业内人士都在竞猜。
首选雅芳,因为衰弱这个词在1998年以后,就与雅芳如影随形。深陷亏损泥潭的雅芳在换帅后,没有得到拯救,2013年亏损进一步加大,达到5640万美元。
直销专家、北京海畴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胡远江表示,雅芳从直销老大的位置一路滑下来,到如今在全球市场一蹶不振,有很多原因,而商业贿赂案马拉松式的诉讼程序,以及该诉讼产生的不利后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四次转型的失败,让雅芳在渠道内一败涂地。在KA等商超渠道大部分撤柜,所有直营店已经关闭或转停,专卖店渠道已经停售雅芳产品,有代理商甚至对《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说,这个牌子在专营店已经烂掉了,没有讨论的必要。
大量直销人员流失到如新、玫凯琳等其他直销品牌,连销售的框架和通路都不完善。退出中国市场的命运可能已经无法避免,不如早日断臂止损?
蒂珂:死磕早晚磕死
蒂珂不是资生堂在药妆上的首次试水,而是资生堂不服输的再次赌注。
早在2005年资生堂就试过一次滑铁卢了,高调进场的菲璐泽FERZEA一年后杳无音信,宣告惨烈失败。不甘心的资生堂4年后卷土重来,并宣称此DQ蒂珂将通过药房渠道最先在中国市场投放。
资生堂总裁前田新造在当时说过,“在日本,药房销售占整体化妆品销售规模的25%左右,而欧美国家的比例更高。”在中国,此言差矣,浅薄了吧,吃亏了吧。
可选的药房有限,大部分药房小、乱、窄;医保卡试点的收紧,药房销售非药用品将被取消医保卡资格,药妆被清出;属于特殊化妆品,法律法规在收紧……药房这个专业渠道,实际上并不适合销售药妆,薇姿用了十年时间才懂得了这个道理。
薇姿、雅漾等品牌也纷纷出走药店,走向专营店、商超、百货,可是蒂珂好像迟迟未曾觉悟,仍死磕OTC渠道,再这样下去,只能磕死了。
佳丽宝:咸鱼还能翻身?
刚得了一个1.24亿美元教训的佳丽宝,往后的日子会很难过。
虽然2006年,花王就收购了佳丽宝,但一直独立运营。“白斑事件”和回收门后,花王强势介入,除了品牌名得以保留外,佳丽宝彻底成为花王的傀儡,失去研发和销售独立权、架构被重组,就连新品发布都被推迟。当然,被花王控制之后,新品还发不发得出来还是疑问。
花王在中国的表现一向不咋滴,从旗下经营品牌碧柔、乐而雅、诗芬、洁霸、花王、飞逸可窥一二。化妆品业务拼不过欧莱雅,洗涤用品也比不上宝洁,在自己擅长的纺织、家居护理、健康护理方面的强项也处处受压制。
让一个本来在中国表现就不好,在中国二十年都没干出什么好成绩的“花王”,完全掌控后,佳丽宝在中国的未来真的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