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少轮的市场鏖战,中国化妆品市场已日趋成熟,各品牌从城市战到农村战,从品牌攻略到品类掘金,化妆品行业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翻牌和洗牌,就如彩电、手机、空调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三五年”。谁抓住了行业的转折点和洗牌机会,谁就有可能翻牌。然而,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厂家和品牌。记者在走访市场期间,收集了一些不少来自“民间”的信息,大多是对化妆品小品类的各种呼声,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今年被业界称为“品类年”嘛。
小品类很“热”护肤仍为主
鄂尔多斯市中意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直营店7家,加盟店18家,规模、销售量在鄂尔多斯市堪属第一。记者采访了其化妆品部总经理周伟娟,她认为,2013年彩妆和面膜增长比较快,主要是跟时代的发展和对美的追求有关,原先像鄂尔多斯市这样的城市一般只限于30岁以下的人,而现在很多年龄偏大些的都在用彩妆,面膜更是每个年龄段都可以用的。
“我没有说更看重哪个品类,我感觉这个东西都是同步的,护肤你肯定少不了,就像大米饭一样少不了的。其他品类我也不会太侧重哪个,但都在做了,重头戏还是在护肤品上,不会把护肤和面膜颠倒过来。2013年,面膜是炒的比较热的品类,像是美即、草舍名院、容园美等有名气的品牌我们店里基本都有,面膜确实给店里增加了不少业绩,但这跟护肤品的主导地位并不冲突,反而是一种互补,接下来在品类上我也会进一步来丰富。”
随着面膜品类的不断成熟,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不断提高,竞争也变的越来越激烈。二三线市场日化专营店的零售额占比由原来的5%提高到15%,屈臣氏面膜销售品类占比接近了20%,香港莎莎面膜销售占比达到了25%。面膜在众多数据增长下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但亦有不少的担忧。
安徽宿州君洁日用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亚东这样对《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表示,宿州的面膜市场表现一般,反映不是很强烈,没有像市场上炒得那么火,这可能跟当地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水平有关,不同的地域,市场的表现也不同。而且现在市面上的牌子很多,假冒伪劣面膜也不少,这些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而对于彩妆,张亚东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彩妆和很多化妆品品类不一样,必须要深入做终端拉动,才能动销,需要把握专业知识和化妆技术,要能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引导和推荐了解,以专业的教育知识和良好的技术服务作支撑。小品类在店里能优化产品的结构,但真正获益的主要还是靠护肤。
特殊用途化妆品或将大有可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和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在将身体无恙定义为健康,大家在重视自身保健的同时,也希望自己时刻保持容颜秀丽,让自己时刻焕发光彩。当人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市场需求随之而来,一些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业内人士认为,特殊用途化妆品由于处在发展初期,投资收益较高,投资风险也较高。因为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在技术上要求比较高,同时又要接受特殊的审批程序,所以它的发展相对比较慢些。
那么,何为特殊用途化妆品?记者查询了相关文件,主要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对于特殊化妆品的发展,张亚东有自己的见解:“做市场其实就是做需求,像美白、祛斑、育发这类的产品近几年来增长的势头比较强劲,我也一直在做,在2014年我们公司主要提升客户投放,增加倒膜、育发膏等的销售量。未来它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对身体的护理,追求时尚、健康。”张亚东对《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说道。
目前,传统的护肤品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主要生产厂家在市场中相对稳定,产品竞争已经是以品牌的竞争为主,产品的分类更加细化。这类产品已经处在成长期的后期,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作为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中的蓝海地带,特殊用途化妆品有着很大的潜力空间,因为它们是由市场需求细分化演变而来,属于针对性较强的护理产品,在细分定位上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拥有过硬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市场规范,相信特殊用途化妆品也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网络的冲击刺激品类发展
原液和精油护肤品目前正在以惊人的增长速度迅速占据市场份额,而国际大品牌齐聚中国化妆品市场,为女性护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使人对这些小品类引起重视。但是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日益膨胀的销售,网络营销市场自然成为品类成长的另一基地。比如阿芙精油、玻尿酸原液、胶原蛋白原液、左旋c原液等等。这些在网络走俏的小品类也刺激着线下实体店的发展。
陕西伟建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对《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说:“今年化妆品行业热闹现象很多,但整体并不太景气,因为市场竞争更加残酷,从品牌到品类,经销商如果不及时转变思路,很可能被市场淘汰。而今年原液在西安市场做的比较好,护肤已趋向饱和,2014年考虑做一些好的小品类来做,但精油不太好做,安全性难掌控,又有单方精油、复方精油、基础油,使用方法比较复杂,要想真正推广很难,原液是一个增长趋势,一些高端、品质较好的品牌会考虑接一些。”
专营店发展到现在,其实是各专营店老板的经营思路竞争,是对专营店经营规划的思想竞争。原来那种等着、靠着品牌商和代理商来喂的想法将会断送专营店的生命。而网络的冲击仿佛给这些矛盾和因素加了一把火,使得很多店老板觉得难上加难。而目前的化妆品店模式,有些已经不能适应网购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品类模式,将成为下一步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