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网络购物,想必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都是「淘宝」。想买东西->打开「淘宝」->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筛选->下单……在网购一族看来,这大约是约定俗成、天经地义的流程吧。稍微分析一下这个流程,就能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这个购物流程一定是个爷们儿设计的。
简单地说,男性是在“买东西”——带着明确的目的,直奔目的地,像是在完成一个使命;而女性是在“逛东西”——没有明确的目的,四处游荡,更注重的是体验过程。
男性的购物方式在简单高效的同时,也为商家带来了一点不利影响——售卖的商品只用于满足用户需求,而难以做到创造用户需求。当用户的购物目标达成后,便不再停留,这样做生意难免过于被动。
闲着没事的时候->打开购物App(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被屏幕中的某些商品所吸引->产生购物欲望->不断地比较商品和卖家->最终下单……
一个更贴近于“逛街”的流程。通过“逛街”,让顾客与商品和卖家产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大大的增加了顾客购物的可能性。
在互联网上,男性的购物方式,可以看成是一个“搜索式购物”的方式,女性的购物方式,可以看成是一个“发现式购物”的方式。从卖家的角度来看,显然“发现式购物”的方式更讨人喜欢——这样可能促成更多的买卖。
虽然男性的购物过程很简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购物之前不进行判断。作为一个相对理性的顾客群体,男性顾客往往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行动。先了解到自己的需求、满足需求的商品以及购买商品的地点,进而产生购买行为。
假如App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帮助男性顾客参考的话,男性用户采用“发现式购物”也是没问题的。换一句话说:将购物前的一系列“深思熟虑”的过程整合进App中。
聪明的创业者们显然不会放过这一点,于是“发现式购物”类的App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从移动互联网上便可见一斑。
显然,一个优秀的导购App,不会“歧视”顾客的性别,也不会限制商品的种类,它需要做到的只是“帮助人们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只此一点,便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