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卖流通面膜吗?OUT了。”这是最近在各地专营店的老板们中最流行的话题。随着美即等大品牌为面膜品类打开市场后,面膜品类迅速在全国火爆了起来。最近两年,做面膜也让不少代理商和店老板赚得盆满钵满。“开专营不卖面膜等于没开店,开店只卖流通面膜等于砸了自己的店。”这已成为业内的一个公开秘密。随着面膜品类发展的日趋成熟,卖流通面膜“赶客”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卖面膜赚钱,但是卖流通面膜实际上是在变相亏钱“砸”店。没有区域保护、利润低不说,品质不过关损害店铺的形象最可怕。
卖流通面膜
真赚不到钱
记者在市场上走访发现,今年不少C类店仍在大张旗鼓的卖流通面膜,看似销售火爆的流通面膜,却并没有给店铺带来多少利润。流通面膜的市场零售价在5元左右,套盒甚至低至10片装的每盒仅售15元,据广州一位小型精品店店主透露,单片面膜的平均利润在1.5元左右,套盒利润在2元左右。
“辛苦一年,卖流通面膜却赚不了钱”,在湖南衡阳开精品店的马老板,向记者道出了心中的苦水。他认为,面膜对女人来说是最直接的“面子工程”,今明两年是做面膜的大好时机,现在是一个“体验消费”的时代,流通面膜降低客户体验感,买了一次再也不想买第二次,等于是变相“赶客”,长期这样下去,会毁掉整个店的形象。他明年想做几个专业的面膜品牌,让流通面膜彻底下架,同时还建议其他店主,对这么热门、赚钱的项目,应该当做一项长期事业来经营,如果只想卖流通面膜捞一笔,那捞完这笔就没下笔了,长此以往生意没得做,等于“砸”了自己的店。
赶客欺店
实为“坑爹名品”
就流通面膜而言,最让店主和代理商苦恼的还属串货和“价格战”问题。现在市面上,流通面膜不仅包装拙劣,品质没有保障,而且地摊、中小型门店、2元店、10元店随处可见。“流通面膜,真是哪便宜,哪人多就往哪扎堆,我们卖8块一片,地摊上卖5元一片,2元店只卖2元一片,更本就分不清真假,卖久了货就卖烂了。”广州花都的精品店老板吴军告诉记者。
王女士向记者反映,“我前脚在一家店里花了30块钱买了一盒10片装的面膜,转身就在天桥下看到有卖这款面膜,而且只要10块钱,这不是坑人吗?”据了解,像王女士这样发现“上当”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被一些图量的店家追捧为“爆款流通面膜”本质上是“坑爹名品”。一方面由于品质不过关、假货泛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在变相砸店铺的牌子。
今年以来面膜品牌集体发力,流通面膜市场在不断的萎缩,市场热切呼唤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专业面膜问世。美即等中国面膜第一品牌,会继续保持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更专业的面膜品牌呼之欲出,谁能在这一波市场机遇中找到优质的专业面膜品牌,谁就可能是2014年经营面膜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