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促”就是化妆品行业俗称的大型促销活动,是相对于一个人和几个人组成的贴柜促销而言的。贴柜促销比较简单,费用低,是厂家或代理商派美导老师往门店柜台前一站就可以做了。贴柜美导可以给店员培训一下产品和销售知识,也可以协助店面做一些产品的销售;但随着贴柜的越来越多,以及消费观念的成熟,单凭柜台前站个人就可以提升销售越来越变得不可能,贴柜效果随之越来越差。特别是在大型促销活动的冲击下,贴柜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还有可能产生反作用。
因为贴柜效果差,势必动摇和打击终端零售商的信心。店铺老板会说,这个品牌难以销售,厂家或者代理商的人都卖不动,何况我们自己呢?因此目前很多厂家和代理商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取消单一的帖柜,轰轰烈烈搞“大促”。但物极必反,现在大家都开始热衷于搞“大促”,甚至过于依赖甚至迷信“大促”,这也不可取。笔者在此做个浅析,希望经销商和厂家能够认清“大促”的利弊,用好“大促”这把双刃剑。
对于门店来说,大型促销除了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门店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击竞争对手。通过一场大的促销活动,动辄一天几万甚至更高的销售额,能给门店带来人气,带来客源,提升竞争力,对竞争对手也是一个有力的打击。门店老板看中“大促”支持“大促”,主要原因也在这。
从厂家和代理商层面来说,“大促”对于提升门店老板的信心非常重要,通过“大促”的标杆作用,用事实和销售数据说话,打消门店老板的顾虑,卯足信心把品牌的销量卖上去。另外通过“大促”,门店的销售短短几天便有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销售额产生,也会有利于门店老板回款。销售帮你做了,再跟你门店要回款,店老板也不好意思拒绝了。
“大促”有多少赚头?能产生多少利润?答案可能有些意外:没钱赚,甚至亏钱在做,特别是彩妆。
在门店方面,因为产品打折或者买赠力度大,利润自然就低了;同时承担活动的宣传推广、资料印刷、场地租赁、公关、厂家与代理商人员的食宿以及销售人员提成等,看起来营业额不少,但扣除给厂家和代理商的回款及其他费用,所剩无几,甚至亏钱,典型的赔钱赚吆喝。
在代理商方面,也赚不到什么钱。因为活动前期人员要投入,中期要跟进参与促销,后期要把收到的款大部分甚至全部返还给厂家,自己可能只是赚一点货品,人员的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图什么呢?图的是巩固销售网点,利用这个“大促”的机会,吸引并说服更多的门店经销自己代理的产品,“大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做给门店同行们看的。虽然大促不赚钱,但不做不行,你不做,别人做,你手里的网点就会被别人蚕食掉。
在厂家方面,就更赚不到钱了。以护肤品为例,门店的大促三天卖10万,5折从代理商处进货,回到代理商手里的钱也就5万,而厂家一般三折给代理商供货,这样厂家得到的最多也就3万,除去产品成本、大量的促销物料和道具,以及人员差旅工资等费用,基本上没有赚,最多是平手,甚至还会贴一点钱的,所以厂家也赚不到钱。
这只是针对护肤品的大促而言,彩妆就更惨了。单纯的彩妆“大促”销售额少得可怜,也很少有门店专门做彩妆的大促,大多时候是与护肤品一起做。相对于护肤品而言,彩妆的客单量比护肤品少很多,平均也就是护肤品的五分之一而已,搞大促,销售额上不去,厂商更是亏钱。所以说,大促看起来热闹,听起来霸气,做起来销量大,回款多,其实没有什么利润可赚,折腾得越厉害,亏的钱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