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这句话来形容本土的日化专营店,显然是再恰当不过了。世事盛衰更替,变化无常,日化专营店十几年来的发展,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其置身于大型商超与百货的夹缝之间,在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下摸索前行,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茁壮成长、亭亭玉立,从散兵游勇到变成影响力巨大的正牌军,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中国的日化专营店就达到了发达国家30年才形成的16万余家店的规模,成为本土日化市场的三大渠道之一,所占市场份额从7%增长到30%,可谓在日化渠道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顾客体验
未来的电商也好,传统实体店也好,拼的不会是价格,而是顾客体验。譬如星巴克的咖啡不便宜,但就是有很多人愿意去,靠着松软的沙发或聊天或上网或看书,原因就是花钱能买到小资的体验。未来的日化专营店可在美容和日用这两方面做些策划,比如有些专营店就在二楼开辟美容院,形成前店后院的合力,当顾客有了好的体验,就会形成二次传播和忠诚度,销售就自然而然的。专营店在未来必须从“社区营销”向“社会化营销”转变,充分利用社会化网络工具去制造话题、塑造口碑、打造品牌。
提升产品定位
目前而言,大部分专营店会有一个误区,觉得产品不能卖得比商超贵,定位大多数都比较平民化、草根化。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适当地、循序渐进地引入高端产品,比如高端护肤品、高端洗护产品等。资生堂曾经做过调研,有60%以上的消费者愿意购买高品质的产品,特别是现在假货横行、山寨出没的年代,很多消费者对于护理类产品都不敢怠慢,宁可花多点钱买放心的牌子。所以,许多厂家也在这方面发力,比如霸王旗下本草堂推出针对专营店渠道的“豆蔻组方”高端洗发水。提高产品定位不仅可以提升经营利润,而且可以吸引高端的消费群体,围绕着高端人群又可以做一些捆绑的营销,一举多得。
与电子商务的结合
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比拼的除了价格以外,更重要的是“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和体验,网购的配送速度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服务项目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所以这对成规模的连锁专营店是一个契机,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不仅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在资源的利用上也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联盟/兼并
随着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大浪淘沙之下必定有些专营店会生存不了,因为规模优势始终是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3-5年后会有行业的洗牌,届时更多的联盟将出现,大的专营店企业兼并小的,或者强强联合形成超大型的、全国性的连锁专营店企业。加上厂家对专营店渠道的重视和产品定制化,大的专营店逐渐会取得竞争优势,开始开发自有品牌产品,变成一股真正强大的、集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