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察后,我觉得现在乡镇更适合我们这些创业青年。”在年轻人挤破头往大城市涌进的时代潮流中,26岁的王申选择了逆势而行。2012年10月,从小在苏州长大的王申离开那里,放弃纺织外贸的高薪工作和轻松舒适的生活,回到家乡踏上创业之路。“做人必须要有冲劲”,从城市到小镇,王申其实在心中谋划已久。
这两年,在新闻界,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全面启动,新闻报道有了“接地气”的新风貌。现任庆莉化妆品店总经理的王申,从十足的门外汉到如今的市场黑马,这一路也有着属于85后新青年风格的“走改”。
走:到乡镇去
王申有自己的分析。城市发展到现在,到处都是专卖店,竞争相当残酷激烈。各种成本一盘算,还是在农村发展好一点,“与其在城市投入四五十万开个20平米的麻雀店,还不如到农村开个100多平米的大店,毕竟大店有竞争优势”。他还研究了消费者,城市信息化程度高,相比那些精明的消费者,乡镇农村的顾客应该更容易“搞定”。
他用半个月时间跑了宿迁、徐州、沭阳和南京的乡镇,察看了解市场。验证了自己的思路还算正确,便在徐州市睢宁县凌城镇租下一间120平米的门面房,紧邻超市、农贸市场、汽车站。“虽然没有街中心人流量密集,但是从长远考虑这里发展潜力还是蛮大的。”
签下5年租期的合同,年房租4万,这在当地算是偏贵的价位。镇上人悄悄议论,说他“蒲种”(当地方言,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似的),认定他会亏本。
120平米,此店一开,就是镇上7家化妆品店中面积最大的一家。王申的谋略是“先做大后做强”。关于核心竞争力,王申自己也一直在思考。“第一,我诚信经营,不卖假货;第二,我的面积最大,品类最全,他们最大的店也只是我们一半的面积。”这两点,形成了庆莉化妆品区别于镇上其他店的绝对优势。
“只要充分把城市运营思路拿到农村,竞争力肯定相当大。”租下店面第一周,他没进店,没装修,整天在家泡在行业网站,在论坛和同行们交流学习。
今年1月8日正式开业那天,庆莉化妆品总营业14298元。这数字或许并不那么炫目,但要知道乡镇店没有那么多消费群体,“能从那些年纪大的大叔大妈身上得到这么多的营业额,真的很不容易”。
改:不整改不痛快
王申总结自己,说他就是想法比较多一点。从开店到现在,设计门头,优化品牌,增加品类,更换形象柜台,改进物品陈列……他不断地学习,不断反思问题,不断做着或大或小的整改。
他去外地看店,借鉴优秀经验,受对方一张工资表的启发,将庆莉的产品销售提成改成整店业绩提成制。在他看来,花1000块钱买一句话都值得。“主要是不能停,包括思想,因为不进步不往前走,就注定会落后。”
前不久,他又一次在论坛发帖,描述了庆莉化妆品的现状和他想的一些改造方案,征询到很多中肯的意见建议,后来,他寄送了徐州特产沛县香肉给5位回复最佳者作为答谢。而他自己,随着了解和经验的加深,也开始为论坛中别的小店整改,建言献策。
“只有交流之后才会有进步,窝藏自己的经验那是自私的。”他不怕竞争对手来看店,“你1个人来也只是看我一个店,10个人来看也是看我一个店,但是你们10个人会给我10个答案,我会得到更多。”开店不足1年,现在已有1家店向他表露了希望被庆莉收购的意向。王申说,其实开店时他还有个想法,现在大家都说化妆品行业难做,当很多人都说不好做的时候,肯定就有人要关掉,有人关掉那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