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富人盖房子”、“房子是财富像钻石戒指,穷人不该拥有”、“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等一个个刺激大众神经的言论,使“任大炮”成为大众持续关注的焦点。其实,这就是任志强奉行的营销秘笈:妖言惑众。任志强靠着这些“妖言”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华远的品牌在房地产行业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受到的关注度却是最高的。
的确,在这个受众碎片化、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循规蹈矩已经很难吸引大众,像芙蓉姐姐、凤姐那般出格、出位才能一炮走红,受人关注。妖言才能惑众,因为妖言能颠覆人们的常识,就像《聊斋》里能迷惑人的都是妖。
历数行业里流传的那些妖言,惑众只是手段,“货”众才是目的。
包括日化行业在内的很多行业,为什么妖言会流行?
原因很简单:竞争需要,环境使然。
相对于已经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国际品牌,本土成功品牌目前也只能算是“土豪”。本土品牌当然不想自己一直是“土豪”的身份,也梦想有一天能与国际品牌排排坐,但前提是必须让自己先成为“土豪”中的“战斗机”,然后才有机会与国际品牌们过招。如何成为“土豪”中的“战斗机”?除了要面对咄咄逼人的国际品牌,还要面对众多武功相同的其他本土品牌,凭目前的实力以及常规的玩法,肯定难以出人头地,于是不少本土品牌选择了非常规的成长策略,也就是拼渠道拼营销等这些本土品牌轻车熟路而国际品牌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成长途径。
经过这些年的搏杀,渠道这块已成就了不少“土豪”。但由于这个渠道拥挤了太多竞争者且商业模式大多雷同,对于那些急于冒尖的本土品牌而言,在挤满各类品牌的渠道拼服务、拼产品盈利无疑是一种煎熬,于是寄希望在营销上杀出一条“血路”。
再来看社会环境和产业环境。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热捧怪诞,追求刺激,充斥着逆反心理的审丑文化大行其道。逐臭审丑,一些恶俗的话题,成为大众和媒体乐此不疲的话题,眼球率极高,这为“妖言”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在产业环境中,山寨抄袭成风,急于求成走捷径成为不少中小品牌的通病,这些企业希望能通过非常规的营销手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品牌影响力,快速积累用户、快速打开市场、快速成长,这在主观上催生了源源不断的“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