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十大香水品牌中,哪个是真正以香水起家的?又是多少是高级时装品牌的衍生品?这个问题有多少人留意过!
与此同时,令本土香水品牌最为恼火的,并非没耐心、没资本投品质、做推广,更像浑身有劲使不出。这是为什么呢?
近日,与一投资圈朋友聊天,谈及本土香水品牌的发展,其立即反问道:“在你印象中,有多少独立或者说单一只做香水的品牌?”一语惊醒梦中人!香奈尔Chanel、阿玛尼Armani、迪奥Dior、兰蒄Lancome、BOSS、CK……一般人叫得上的大部分品牌,不全是时装品牌吗?难道独立香水品牌之路真是如此艰难?从这个角度看来,能否给本土香水业者提供一些启示呢?
在国内的化妆品业界,一是创新品类,一是忙着嫁接国外的成熟品类。其中有一个疑惑,就是香水这个产品一直做不起来。特别是对本土业者来说,一个较为流行的解释就是,国内消费者仍然没有形成香水的消费习惯,致使本土品牌起不来。
今年8月,《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有幸在南京见到二位先驱级的本土香水企业家。一位是圣美伦总经理周信钢,科班出身,国内最早一批评香师,九十年代下海创业;另一位是贝丽丝总经理邢兴怀,老前辈谦卑儒雅,投身香水二十多年。不管是资历,还是企业规模,两位均可谓佼佼者。虽然对香水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但对自身增速的不足,两位谈笑间如实道出。
两位前辈的态度或者困惑,激发了一个行业新人对香水的行业兴趣。之后,与一投资圈朋友聊天,谈及本土香水品牌之困境。对方立即反问道:“在你印象中,有多少独立或者说单一只做香水的品牌?又有多少是一众高级时装品牌等衍生出来的呢?”
于公共资料中搜集了数份全球香水品牌TOP10榜单,大多数入榜品牌相同,有的稍有出入,大概包括了香奈儿、兰蔻、雅诗兰黛、雅顿、圣罗兰、让·保罗·戈蒂埃、古弛、克莱恩、阿玛尼、迪奥、AnaisAnais、Champangme、NinaRicci、Shalimar,不难看出,真正专门以香水起家的少之又少。
那么,这一现象的背景隐藏着怎样的香水行业规律?为何香水不适合以单品牌存在?本报记者将在以后继续阐述,也欢迎各位行家、读者发表各自的观点至(17797182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