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人通过一瓶便宜又好用的眼霜认识英国品牌美体小铺(theBodyShop)。在经常标榜有道义感的英国人看来,美体小铺是“有道德感的化妆品”,但中国人则更乐意将这一品牌的特质理解为时尚与实惠。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美体小铺在英国当地的售价都十分便宜,当地的日报《卫报》1英镑一份,一杯Costa咖啡1.4镑,超市里一只烤鸡大约6镑。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即同样走平价偏高端路线的倩碧的一瓶化妆水在当地定价为15镑;而“从不打折”的香奈儿则售价25镑。相比而言,原价5镑左右的美体小铺眼霜都算不得“贵”,何况在打折季可能最终的售价仅有不足4镑(约合50元人民币)。
但是,在时尚之都英国伦敦,仅是便宜,或是“好用”是绝不足以支撑一个品牌的长久发展的。对于美体小铺来说,他们的成功可以粗略归纳为对产品定价、营销以及消费者维系等方面的精准把握。
美体小铺对于消费者的“绑定”,从他们开始考虑是不是要“买”一张会员卡就开始了。
“您需要办一张会员卡么?”在咨询,或是结帐的时候,售货员会友善的发问,并耐心的解释会员卡如何办理与使用。
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会员制”,一开始的“入门费”就要5镑,而且这仅是为期一年的会员费用——几乎等同于其一款正价眼霜的价格,相对于美体小铺的平均售价来说不算便宜了。但是顾客思考再三之后依然会办理入会,这是为什么?
美体小铺几乎常年都有10%—20%的折扣,但是每个月只针对指定的产品,也就是他们的主打系列。但是,价值5镑的会员就可以在1年期内所有时间对所有产品有9折的优惠,而每一次价值10镑或是以上的购物,都可以在会员卡上获得一枚印章,当获得第四个印章的时候,全单照免5镑作为会员的“礼物”;而第八枚印章则可以全单照免10镑现金。除此之外,在生日的那个月份购物还有5镑的免单权。
或许在进入中国大陆之后,美体小铺同样会失去“平价”的优势,但是在英国,美体小铺的价格十分便宜。举例而言,一款容量30毫升的维生素E的精华素,在季度促销中有20%的优惠,折后价格为9.75镑,再通过会员卡九折之后的价格为8.78镑,折合人民币不足100元。而在英国,美体小铺全线的护肤产品几乎都在100元以下。
可相作比,现在即使是国内品牌的精华素也鲜有这个价位。
同样的“会员制”也捆绑在在线购物中,即第一次在线购物便可以获得额外20%的折扣。事实上,与其它英国公司一样,美体小铺的网店也已经十分成熟。在顾客决定是否要在线购买一款产品之前,他们不仅可以得到公司对于成分、产品,以及使用须知,使用方法的意见,还可以得到购买者的意见。
与国内的化妆品网店不同的是,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满意者”和“不满意者”分别的表述。例如一款SPF25的无暇粉底液,就有使用者非常不客气的评价“不适合我”,并指责他们的产品有些发橘红色,并让皮肤很干等等。
当然,有些时候,为了“说服”顾客购买他们的产品,提供视频也是不错的主意,例如他们几乎所有保湿产品都会用到一种奇特的“马汝拉果油”,马汝拉果,是一种奇怪的可食果子,它产自南非的纳米比亚,一个贫穷的国家,而这种源自坚果的重要原料则是当地4800名女人手工加工的。
类似的“成分”介绍还有很多。如果说欧美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将产品是否“环保”,是否“生态”作为他们购买决策的理由之一,那么中国消费者也开始了这一关注。也就是说,从“种子”到“商店”,从“树上”到“瓶子”,在这些环节中,每天与自己肌肤亲密接触的产品都含有什么样的成分,又是怎么样生产出来的。
无论如何,美体小铺的例子最终说明一个道理:化妆品行业未必价格一定要高高在上才能显示出其“价值”。
事实上,从顾客的光顾、购买到使用,就能参与到某种具有社会责任的事业中,最终,消费者不得不感叹说:超值了。而对于中国本土品牌来说,假设他们可以从产品到销售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去逐步完善,那他们距离与跨国公司分庭抗礼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