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形散神不散
随着自然保护意识的增强,我们常听到专家叹息:陆地资源有限。但无论怎么有限,只要还要地下、地心,广告就有“地方”可放,有“钱途”可行。
完善的地铁网络是解决大型城市交通的最佳选择。近来苏宁易购的“吴莫愁”图像系列画真把人撼动,有狰狞的面孔,有古装出蓄发的外形,更有长长的指甲,可谓形神具备,好一个别具特色的“鬼肖像”,真心佩服广告之道——不求赞好,只求印象深刻。
但对于能够“钻进”地下,对化妆品品牌来说很有必要,无论是“吴莫愁”的怪咖图,还是化妆品正儿八经图,目的是一样的,就好比我们小学要求学习写作文,形散而神不散。
化妆品的“广告位置”法则
化妆品品牌老大在选择广告悬挂位置的时候却是很讲究的,在北京,宝洁公司旗下的“卡玫尔”选择了国贸站品牌区域发布一则独特的广告——北京地铁国贸站作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这片广告区域选择在国贸站10号线的西站厅,是乘客在1、10号线之间换乘的必经之地,日客流量突破65万人次,从而很好地抢占消费者眼球。
“大牌化妆品品牌的广告一般集中在写字楼比较集中的站点,如上海的陆家嘴、广州的体育中心、体育西路等。”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这些“大牌们”显然盯上了在这些站点“集散”的白领,或收入较高的工薪阶层。
在化妆品企业纷纷抢占传统的电视、网络、平面等媒体之际,国际大牌们率先打起了“交通广告”的主意,而且效果良好。记者调查发现,美即、高姿、嘉媚乐等在广州地铁站上都有过海报或者其他形式的广告宣传。
地下市场的崛起
因为口流动性比较大,阅读对象遍及社会各阶层,所以有助于提高商品的知名度。而且,地铁广告还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比如车厢内广告多是乘客消磨时间的一种消遣,因此可以传递详细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地铁广告一般制作和发布成本都比较低廉,作为辅助媒介是值得好好利用的。可以预见的是,地铁广告这块“地下”领土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