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买特定商品而到超市的顾客只占30%,换句话说,70%属于冲动性的购买。所以消费者一进入超市,购物便已展开,此时规划必须把握的原则是如何让消费者在店里停留的更久。要知道,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会越来越多,消费者停留的越久,会买的更多。所以我们要创造优势,创造消费者愿意留下来的优势。
在关于消费者对卖场关心程度的调查中,商品陈列易选占15%,开放式店铺占25%,商品丰富占15%,清洁明亮占14%,标价清楚占13%,服务态度占8%,价格便宜占5%。所以在规划时,清洁明亮和陈列易选是一定要考虑。
此外良好的空调,音响效果和亲和的服务态度也会使消费者愿意停留。
陈列流程
对于商品的陈列,要检查标签及价格卡的售价是否一致,检查POP是否活用,检查商品最上层高度是否太高,检查商品是否容易拿、容易放回原位,检查棚架是否间隔适中,检查商品分类标志板是否正确,检查是否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检查商品是否做好前进陈列,检查商品是否快过期,或有损毁,异味等不适合贩卖的状态。
陈列的作业时间则应该安排如下。
开店前:1、巡视卖场,2、讨论一天的作业内容,3、特卖等售价变更,4、早会,5、店内清洁。
上午:1、商品前进陈列,此时兼做鲜度、日期的检查。2、进货准备。3、商品补充。4、温度检查。
中午:1、休息,2、商品补充,3、补充商品时作前进陈列、排面决定和维持。
下午:1、检品捡收及商品补充,2、商品补充及前进陈列,3、仓库、冰箱整理,4、第二日的订货,5、第二日的业务检讨及讨论,6、温度检查,7、清洁。
仓库管理
一般而言,如果商品配送得当,最好不要设立仓库,但目前从厂商的送货状况看,如果超市没有仓库,经常会发生严重缺货的情形。
仓库管理的作业原则:
1、要将仓储空间予以规划,这样商品的存放才不至于凌乱。
2、在仓库入口处张贴配置图一份,以方便存取,此外,料架上的商品储存区应当尽量固定,整箱储藏区可弹性运用。如果储藏空间太小,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弹性运用。
3、仓库内至少分三个区域:大量储存区,以整箱或楼板方式;小量储存区,必须隔离清楚。仓库内每个角落要通达,不能产生死角。
4、商品存放要不直接接触地面,可避免潮湿,要符合生鲜食品卫生规定。
5、由于保存特性不同,要特别留意仓储区的温度和湿度挂你,保持空调正常运转,保持仓库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
6、商品进出应留意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货一定要检查有效期,将快到期的产品放到前端,优先移出补货架。此外还可将颜色管理运用于存货的管理,每周或每月采用不同颜色标签,以明显识别货物的时间。
7、商品存取要考虑省力和效率,需要购置台车、推车、堆高机、捡货车等必备设备,此外重的、大件的商品,应尽量放在入品处附近及料架下段,或以栈板方式堆放。
8、为使料架的存放位置固定,可设置料架卡,方便识别,若同时有存货卡则更好。
9、仓储区设计之前,必须设置防水、防火、防盗措施,如排水沟、栈板、沙袋、灭火器、紧急照明灯、保安措施等。
10、仓管人员与订货售货员要做好沟通,控制到货量,此外还要适时提出存货不足的警告通知。
11、仓储存取货原则上应配合卖场的需要,但为考虑效率及安全,还应该与现场营业单位做好直辖管理,制定作业时间规定。
12、仓储因为空间限制,应分区使用,比如A级别品、特价品、促销品、等等。
13、仓库要注意门禁管理,不得让闲杂人等逗留。进出取货要准确登记。
14、不论是由卖场自行检查、消费者退货或因意外产生的坏品,均应该由营业现场主管再度确认是否真的无法再贩卖,确认坏品登记,将坏品集中装箱保管,同时通知采购人员,洽谈换货的可行性。若是厂家的责任,且仍有业务往来,则可换货或退货,否则需由超市自行承担。若无法退、换货,则应尽快通知财务记为坏品损失,坏品销毁最好由验收人员会同进行,确实核对检查记录。
对于坏品处理必须清查起因,以明确责任,并尽快处理。坏品登记应详实,以方便账务处理及管理分析。若坏品的产生责任再超市,如保存不当、订货过多、验收不准确等,须责令当事人,并通报各单位,避免再度发生,坏品不可任意丢弃,必须做好记录,集中保管,待会同销毁单位确认无误后再共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