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校园店今年销售业绩将达到近400万元,有人开的工厂店其利润远远高过那些在主流商业区的“商圈店”,还有人写字楼上开出了一片天空……
谁说店铺一定要开在繁华地段才有钱赚?看看这些远离繁华商圈的店,都在闷声发大财。当然,这些不在繁华商业区寻找门面的化妆品店,它们不随江湖大流,不走寻常路,市场知名度不高,却拥有数量可观的消费客群,在做着一桩桩大买卖。
这些非主流店犹如平静湖水中的一圈圈涟漪,有的可能瞬间消逝,但也有的可能引发暗潮涌动。也正因为拥有各自独特的生存方式,这些非主流店无论是已有成就的时尚“大咖”,还是刚刚起步的业界“小咖”,都能书写成一篇篇个性生动的开店传奇。
“小众”市场里也能孕育“大”空间。
无数前辈告诉我们,店要开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或繁华街,比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天河城商圈或者上下九,这些地儿才是商家开店做生意的首选之地。但近年来,有一些店却在校园、工业区、地铁站、写字楼或者小区居民楼里扎根,它们静悄悄地做着生意,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它们,被称为非主流店。
时尚“大咖”毛戈平在杭州开有一家非主流店——毛戈平生活馆,远离武林广场等繁华商业区,开在上城区的时尚创意园里。在这里,消费者可以在店里享受到所有的关于生活美学的服务,比如皮肤护理、发型、场合造型、时装购买、美甲、一对一化妆指导等近百个项目。每月有两三次中国时尚“大咖”亲临现场的沙龙讲座。有了“大咖”们的捧场,生意的火爆自然可想而知。
也许你会认为,有“大咖”的捧场,这店无论开在哪,生意都不会太差。那好,再来看看两个业界“小咖”的非主流店——
马如静在天津东丽和西青工业区的鑫添秀化妆品连锁店,如今已经开到了第7家。虽然开店的速度和规模远逊于不少商圈店,但她的竞争压力却比商圈店要小很多;虽然一家50平方的工厂店一年也就20来万元的销量,但利润远远高于那些貌似日进斗金的商圈店。
赵旭冉这位90后的妹纸做校园店还不到2年,但成绩绝对让某些在化妆品专营店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板们汗颜:她在石家庄的大学城周边已经开出了11家“爱尚美妆”化妆品校园店。可别小看她的这些校园店,50多平方的店一年能做到50多万元,就算10来个平方的小店一年也能卖到将20多万元。
不要以为店开在远离繁华的地方就会没生意,不要以为这些店所服务的目标客户好像很小众,长尾理论告诉我们,谁能在某个“小众”的利基市场(nichemarket)深耕细作,谁就能获得跟主流市场匹敌的利益。看了上述的案例,你和你的小伙伴是不是都惊呆了:原来繁华之外也有风景如此美好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