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营店渠道正面临一场深刻变局,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已是不争的事实,强者通吃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也已成为业界共识。在大店吃小店,连锁吃单店的动荡格局下,小而单的蚂蚁式终端将不得不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大浪淘沙在所难免,这也使得许多小店店主为之忧心忡忡。那么,这些蚂蚁式的小店、单店,应该如何弱势求存呢?
不妨先为蚂蚁终端把把脉。小店的劣势很多,比如实力弱小,资金有限,厂家支持度低,可调动的促销资源少,终端名品不多,没有价格优势,聚客能力弱,容易遭到促销和砸价行为的袭扰等。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句广告词说得好,“想想小的好处”。小店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租金、薪资等经营成本相对较小,船小好掉头店小好调整,而且,小店基本上都是老板亲自驻店坐镇等等。总之,小,并非一无是处,尤其最后一点,看似寻常,实则至关重要,老板的心态和店员的心态是大不相同的,再好的员工,不可能比老板更关心、更在乎店铺的业绩和生死。一个老板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可以远远大于一个非老板的店长的,前提是,这是一个有想法、有激情的老板。当然,如果想做大,未必能用这种老板当家的管理模式,但如果要生存,这种小店模式却有他独具的优势。遗憾的是,有些小店,老板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程度比大店的普通店员还不如,这种小店,如果能够长期生存下去那还真是逆天了。
可以说,蚂蚁终端的硬实力不如人,所以只能靠软实力来弥补。对于小店而言,软实力无非两点:学习力是基础,营销力是关键。
船大难掉头,大店对市场的应变速度往往比不上小店,如果蚂蚁终端足够敏感,就能以快打慢,以小胜大。特别是针对周边聚客大店带来的商圈人流和客情的动态变化做文章,往往能够快速奏效。
某地有家小日化店,自从附近新开了一家连锁大店后,对手的价格和品类优势导致其顾客流失,生意明显下跌,店老板没有气馁,通过对大店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虽然大店分流了自己的一部分客源,但也扩大了销售辐射范围,吸引了更多女性到此处购买化妆品,另外还发现,大店品类虽全,但换季产品促销时间因为连锁体系统一管理的原因往往略为滞后,于是,小店店主趁虚而入,抢在大店促销前备货和预热,人流高峰期在大店周边派促销活动单,先于大店一周做换季产品促销,最终业绩有升无跌。
情感营销也是蚂蚁终端抗衡大店、连锁店的一大法宝,原因很简单,小店的单个店员和同一顾客的接触频次要大大高于大店(顾客来小店,每次见到的基本都是熟面孔,而去大店五次,可能次次遇到的都是生面孔),一回生二回熟,只要足够用心,足够专业,自然更容易搭建情感纽带。一旦在客情关系中融入友情链接,顾客粘性便会随之增强。尤其随着各品牌厂家对终端保护的日益弱化和电商冲击的日趋激烈,大店砸价的能力有所削弱,价格优势不复往昔,情感营销将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当蚂蚁终端将情感营销上升到类似微博的“粉丝营销”层次时,虽然还是蚂蚁,但已经是能够虎口夺食的超级蚂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