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的人都知道,舒适的卖场环境会增加顾客的购买,卖场光线、背景音乐、岛柜摆放、产品陈列、颜色搭配、空间布局……这些大小细节,用心经营的店主们自然会精致打造。如果顾客进店随意走几步、看几眼就转身离开,简直对不起店主的一片丹心。怎么能让“施主留步”呢?其实,除了顾客放眼望去的种种因素,他们脚下的通路,也藏着影响销量的大学问。
卖场里,购物布局非常重要,这决定了顾客购物花费的时间成本多少。而布局主要是看主通道和副通道,尤其是主通路的设置。进入店内的顾客将怎样逛?顾客是否会走到店内的最深处?这将是你的通路设置线路来决定的。
为了让顾客把店内整个商品都浏览一遍,通路的路线必须能够让顾客将店内的每一个角落都转遍,并且具有循环性。因为只有让顾客转遍整个卖场,商品陈列所表现出的吸引力对顾客才具有意义。在卖场次通路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延长客流线,增加顾客在店内的逗留时间,保证顾客能够走到店内的最深处,保证顾客看到每一种商品。
主通路的设置原则是:进入店内的顾客有百分之八十都会走这条路;必须延伸到店内最深处,以便顾客看到处于卖场边角的商品;通路必须笔直,地面没有任何凹凸和障碍物;当然,主通路必须是店内最宽敞的通道。
如果卖场是多层,其扶梯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不要把上下扶梯设置在一起,以免上楼的顾客如果看到楼上陈列的感觉不好立即下楼。
次通路设置:除主通路之外,次通路的设置也极其关键。一定不要设置不规则的歧路,以免为顾客增加思维成本。另外,不要在中岛柜之间留出太多间隙,不然混淆了顾客行走的路线,导致其迷茫乱逛。
通路的宽度必须适合顾客选购商品及多人通过时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主通路宽度设置在1.5米以上;次通路在1米以上,辅助通路在0.9米以上。低于这个距离会给人压抑感,顾客购物时不但显得很不方便,还会影响到顾客选购商品的耐心。
总之,无论是主通路还是次通路,其设置必须简单明快、易找易记、方便宽敞。顾客从大门进入卖场后,由通路的设置“引诱”其将整个卖场转遍,通路的设计使卖场的“目的”达到了,使顾客尽兴购物了,同时销量也跟着上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