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异军突起,一时风光无限,已形成与百货、商超、网络等一起“分摊”化妆品市场的新格局。甚至有调研发现,几乎“独霸天下”的百货专柜的地位也因此受到了挑战。这不禁让人发问,在化妆品专营店中,能否上演一幕“屌丝逆袭”的精彩剧目,从中走出一些本土的高端品牌。
河南商丘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老板诙谐地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养品牌就像带孩子,大一个走一个,要说在专营店打造高端品牌,一个字‘难’。”无独有偶,不少店老板也纷纷表示,专营店渠道就像品牌“跳”向百货商超渠道的一块“跳板”,品牌一旦在百货商超“立足”了,就将专营店“一脚踢开”。
如果把专营店比喻成“屌丝”,那么经历了“黄金十年”之后,“屌丝真的还是那个屌丝”吗?
“专营店业态与商超对比,前者属于封闭性终端,后者属于开放性终端,从历史经验上来看,这个渠道还没有打造出任何高端品牌,估计未来会更难。”行业专家陈海超认为,任何高端品牌的打造,主要渠道还要依靠百货专柜形式,另外电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不论在传播上还是在销售上。
商丘夏邑县碧云天化妆品总经理张煜东认为,像丝芙兰,其本身定位高端,所以在这个渠道可以打造高端品牌。“但是一方面,大部分专营店的客户群都不是高端消费群体,另一方面,比起百货、商超,专营店在文化、技术、历史等方面都很欠缺,所以要在专营店渠道打造高端品牌很难。”
记者了解到,有一些本土品牌曾经“试水”过在专营店渠道打造高端品牌,欲做专营店里的“奢侈品”,但是最终因种种原因而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临沂尚美丽尔名妆总经理潘景杰向记者反映,“该品牌的形象和定位‘超前’,都不适合专营店渠道”。在他看来,高端品牌在专营店渠道打造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专营店渠道的顾客群体都是大众,而那些高端消费群体更认可商场和专柜。
针对该品牌“试水”受挫这一现象,化妆品行业专家认为,国内品牌欲在专营店渠道做高端品牌,首先要有个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都在这个渠道打造高端品牌的势头,不然,这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
单品牌专卖店只是“镜花水月”
据了解,由于品牌力的因素,较之外资品牌,本土品牌在进驻百货商超渠道时,显得更为“吃力”。而在潘景杰看来,这一点恰恰给本土品牌进驻专营店渠道塑造高端形象创造了一个条件。
东营爱美丽化妆品总经理王汉明认为,专营店渠道可以打造高端品牌,但是局限性很大。在他看来,高端品牌可以走两条渠道,一条是高档的百货店,另一条是高档的化妆品店。
“但就目前而言,这种高档的化妆品店并不成熟。”王汉明所说的这种高档化妆品店指的是单品牌专卖店。他认为,目前,化妆品店多为大众化,满足了各个阶层人群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会因为一部分高端消费群体的出现而出现一些单品牌专卖店。
单品牌化妆品专卖店,按业界说法是指,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某化妆品品牌供应商所有的一个品牌,或同属该品牌供应商的多个品牌,以适应消费者对品牌溢价力的需求,或对品牌特殊主张的需求。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认为,未来单品牌专卖店将是化妆品营销的主要渠道,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品质、认可度要求较高,单品牌专卖店形式更容易凸显单一化妆品的品牌优势和个性化特征;另一方面,中高端化妆品、奢侈品以专卖店形式进行推广,很容易打造“饥饿营销”和“贵族气质”的氛围,将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市场格局和消费习惯牢牢把控在单一品牌上。
而在业内专家张红辉看来,单品牌专卖店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建设和品牌塑造。但是,在国内目前品牌没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认知度,消费者很难一下子就接受这样的单品牌销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