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Trends™最近发布了最新《2013上半年化妆品行业社交媒体表现回顾》报告报告指出:贝玲妃、科颜氏、雅漾、美宝莲等定位年轻人群的品牌社交媒体影响力有所上升。与之对应的是,部分奢侈品牌影响力有所减弱。此外,行业领跑品牌在浏览关注和评论互动方面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雅诗兰黛、巴黎欧莱雅和兰蔻仍然稳坐头三把交椅。
本次报告依然给出了影响力前100位的榜单,最有影响力的前10位被称为“行业领跑者”。去年的“三巨头”雅诗兰黛,巴黎欧莱雅和兰蔻地位稳固,排名不变。第四至第十位的品牌顺序有所变化,排名如由图所示。
化妆品行业内,三个集团依然主导了中国的社交媒体,它们分别有:雅诗兰黛集团(雅诗兰黛第1、倩碧第9)、LVMH集团(贝玲妃第4、迪奥第5)与欧莱雅集团(巴黎欧莱雅第2、兰蔻第3、科颜氏第6、薇姿第7)。
定位年轻人群的品牌影响力有所上升。
从排名较靠前的品牌之间的名次变化上看,部分奢侈品牌,如迪奥(↓1),香奈儿(↓1)等影响力有减弱趋势。这与奢侈品牌的调性与风格有关,奢侈品牌通常不主动在社交媒体与粉丝互动,更专注于对生活态度的传达,以及更加注重品牌杂志等其他非社会化媒体的投入。
而定位年轻人群的品牌,如贝玲妃(↑1)、科颜氏(↑2)、雅漾(↑4)、美宝莲(↑3)、兰芝(↑4)等的社媒影响力的有所加强。成功地深入和吸引年轻人群,是这些品牌取得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
案例:以贝玲妃为例,贝玲妃的硬广投入非常少,但持续积极地在社交媒体投入,执行O2O战略,将线上营销深入到线下终端。它上半年的营销活动直指年轻人群,发起玩美教材大FUN送活动——线上:在悦己网发起试用招募,获得了很高的浏览量;线下:针对在校女大学生,到各大院校开设麻辣教室传授扮美秘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再以科颜氏为例,科颜氏作为面向年轻人群的药妆品牌,在推广产品方面,更强调生活方式的传达。其微博和豆瓣小站都有很强的主题感,强调天然、环球与旅行。其强烈的品牌个性与豆瓣的群体相当契合,开展的各类激发网友创造的活动引起了不小反响。如:“真人模仿Kiehl’s家的海报,拍照上传就有机会获得限量版K家护肤超人”。内容并非越多越好,重质量才能提升影响力。
若以TOP10代表行业领先,TOP100代表整个行业。通过四指标对比发现:TOP10的行业领跑品牌包揽了TOP100中40.34%的浏览关注增量,23.55%的评论互动增量,19.88%的粉丝增量和11.95%的内容增量。相对TOP100品牌来说,TOP10品牌的浏览关注规模与评论互动规模,明显高于其他规模指标。
这个发现体现了行业领先的品牌在社媒影响力的优势来源于其远超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浏览关注量和评论互动量。而发布内容的数量并非增强社媒影响力的主要途径。行业领先的品牌在内容发布上更看重质量的“精”,而非数量的“多”。
品牌分类
本次报告首次为品牌打上了“标签”,将同类型品牌放在一起分析,发现高档品牌浏览关注规模远超于行业整体水平;药妆、大众类型品牌进驻天猫的热情最高。
化妆品行业缤纷多彩,充满了风格各异的品牌。为了给品牌主提供与自己类型更接近的竞品的表现参考,该报告为社媒影响力前100的品牌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根据品牌的渠道和定位,本次报告共有7个标签:大众品牌、高档品牌、奢侈品牌、彩妆品牌、药妆倾向、草本品牌和网络品牌。每一个品牌可能有1-2个不同的标签,如“高档”和“彩妆”,或“大众”和“药妆”。各个标签的定义在报告的附件中有说明,见下图:
高档品牌浏览量大,大众、网络品牌评论数多。
对品牌进行“贴标签”,方便了研究不同类型的品牌在社媒表现上的不同趋势。
把各分类品牌的各指标平均水平,与行业整体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大众、药妆、网络等注重功效的品牌在互动评论的指标上倾向明显,它们互动评论的平均水平远超行业整体的水平。其中大众和网络品牌的评论量均远超平均水平的2.5倍以上。
相应的,彩妆、草本、高档、奢侈等注重生活态度及体验的品牌则吸引了更多的浏览关注,尤其是高档品牌的平均浏览关注数,超过了行业整体水平的2.18倍。
同类别竞品做对比,目标设定与效果评估更精准。
分类分析能够提供的另一个好处是,报告可以为每个类型的品牌分别分析,揭示不同类型的品牌在各指标上表现的差异,为品牌主确定业绩目标提供了更贴近自身的参考数据。
以大众品牌为例,报告选取了该类品牌中社媒影响力的前十位,并对每一项指标进行了排序。报告显示,粉丝增长最多的品牌有巴黎欧莱雅、屈臣氏、美宝莲纽约等;内容增长最多的有梦妆、屈臣氏、旁氏等;评论互动增长最多的有巴黎欧莱雅、屈臣氏、玉兰油等;浏览关注增长最多的有巴黎欧莱雅、露得清、美宝莲纽约等。
还没有达到领先地位的品牌,或在社交媒体刚起步的品牌,更关心的是应该为自己的社交媒体表现制定怎么样的指标。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报告中还给出了各类型品牌的领先代表的平均水平,作为其他品牌的指标参考。仍然以大众品牌为例,该类品牌中社媒影响力的前十位,每月平均增加14200个粉丝,316条内容,获得39500次评论与75700次访问。
天猫旗舰店大众品牌占多,网络、药妆品牌开通率领衔。
上半年有更多的品牌开通了天猫旗舰店:报告显示,截止6月30日,社媒影响力前100位的品牌中有51个品牌进驻了天猫,而该数据在2012年末仅为43个。新进驻的品牌有(仅讨论上半年社媒影响力前100位的上榜品牌):倩碧,泊美,蝶翠诗,露华浓、蒂珂和芙丽芳丝。其中蒂珂是芙丽芳丝都是药妆品牌。
首先我们按品牌类型的角度看已开通的这51个品牌。超过1/3的品牌属于大众品牌,其次是高档品牌,占了1/5。定位于奢侈的品牌占了最小的比例,仅1家SK-II选择开通了天猫旗舰店。药妆倾向的品牌与草本品牌持平,各占10%。彩妆品牌偏少,仅占7%。
然后我们比较一下各个分类的品牌的开通率。以电商为主要销售渠道的网络品牌毫不意外地全部开通了天猫。除网络品牌外,进驻比例最高的是药妆品牌,本次上榜社媒影响力前100的药妆品牌有7个,其中6个已经进驻天猫,达86%。其次是大众品牌,进驻率达69%,也超过了行业整体前100名的51%进驻率。再次依次有:草本类品牌46%,高档类与彩妆类均为33%,以及最低的奢侈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