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等一些海外市场,美妆工具的陈列面占到整个店铺面积份额超过40%,即使一把梳子的款式也能多达100多款。与日本等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美妆工具市场显然还没有被充分挖掘。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除了屈臣氏、丝芙兰、万宁等全国性大连锁专卖店和较少数区域性连锁专卖店的美妆工具是有专门的陈列柜台之外,绝大多数门店的工具都处于“被零散、被冷落”的状态,随便一个挂架或者一个纸盒就凑成美妆工具的“栖居之地”,有的店主甚至把工具与门店兼营的饰品放置在一起。
鼎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总监华成伟,在介绍当地美妆工具的整体市场状况时,向记者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美妆工具,是肯定少不了的。”之所以如此肯定美妆工具在甘肃市场的存在意义,他给记者列出了两点理由。“在市场越来越成熟的趋势下,店的产品体系也肯定需要不断健全。出于这一点,彩妆工具就必须考虑进来。”
随后,他以牙膏、牙刷等低利润甚至零利润产品为例具体说明。“这些东西虽没有利润,但是别人家有,那客户就可能跑到别人家去消费了,也就不可能产生连带销售。”同时,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华成伟认为,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的彩妆品类,必将影响美妆工具在今后的发展。
撇开与彩妆的“交情”,青海大通中心市场佳美化妆城的王秀梅认为,美妆工具的市场还取决于当地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秀梅跟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事情。她告诉记者,事实上早在去年,她的店内就招了一名会化妆的店员,“她化的那个彩妆还挺好看的。她来卖彩妆的时候,我们的彩妆就卖得比较好。”但是,该店员的离职与督促其他员工化妆的成效甚微,王秀梅颇感无奈地说:“他们都不爱化,所以现在彩妆也卖得没那么好了。”
因此,考虑到店内彩妆的销售情况,王秀梅也就放缓其增加美妆工具的计划。她告诉记者,依托彩妆市场的美妆工具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好就是把店员培训起来。给自己化出妆,然后再给顾客化妆。”王秀梅指出,通过店员的化妆形象展示,从而提升彩妆产品的销售,并继而带动美妆工具的市场发展。
对于如何在美妆工具市场上对症下药,华成伟则有不同的见解。在他看来,美妆工具要进入市场,首先就要在质量上有保证,“不管什么品牌,质量都需要过关。”他还指出,现在很多化妆品店内销售彩妆工具“随便找个地方放一下”,这一做法并不利于这一品类的发展。“比如通过形象架,从而形成统一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