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出“棱镜门”弄得美国焦头烂额,有媒体指,美国政府所干的事情就像婊子一样,在外面偷男人,还想立贞节牌坊,真是无耻之至。其实,最近遭遇“门事件”的不仅只有美国,还有在电商领域混得还算风生水起的京东商城。日前,消费者因在京东商城网购了两支被指过期的“碧欧泉”,后以消费欺诈为由,将京东商城和欧莱雅告上法庭。
虽然相关人员表示,此用户投诉涉及的商家是京东平台第三方商家,商家在入驻京东平台时,有欧莱雅集团线下渠道销售授权。但就目前的舆论趋势,京东商城还是像以往“门事件”的主人公一样,难以撇得清、扯得开。
京东商城买到“过期”化妆品
最近,消费者冯先生以消费欺诈为由,将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公司)、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莱雅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两公司双倍赔偿货款398元、公证费1000元。
事情原委要追溯至2012年12月。冯先生称,他于2012年12月1日在“京东商城”网上购买了欧莱雅公司生产的“碧欧泉透晶焕肤精华素”两支,价格合计398元。2012年12月2日,冯先生收到货物,但至今未收到发票。
冯先生看到该产品外包装盒上中文注明的限制使用期限为2015年3月1日。因担心产品真伪和质量问题,冯先生遂向“碧欧泉”香港客服电话询问相关信息,客服人员根据产品包装盒上所印的批号告知冯先生,该产品的生产日期是2009年1月22日,保质期三年,即产品使用期限已于2012年1月22日届满。
得知该结果后,冯先生又电话咨询“碧欧泉”内地客服,答复是产品限制使用期限以瓶身标注的日期为准,当冯先生追问该产品的生产日期时,客服答复不清楚,当进一步追问产品批号的含义时,客服也未告知。
京东、欧莱雅被告上法庭
冯先生称,为此他十分愤慨,并就此向欧莱雅公司投诉,但欧莱雅公司答复从未在中国大陆销售过该产品,并否认和京东商城的第三方店铺有合作关系。
冯先生表示,虽然他目前无法确认该产品真伪及来源,但至少能确认所购买的化妆品已超过保质期。故冯先生认为,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二被告的行为已构成欺诈消费者,应承担法律责任,故诉至法院,要求二被告连带退还货款398元,同时索赔损失398元及公证费1000元。目前,朝阳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有媒体记者6月28日致电京东商城,公关人员表示,此用户投诉涉及的商家为京东平台第三方商家,商家名称为上海童榕贸易有限公司,商家入驻京东平台时,有欧莱雅集团线下渠道销售授权。因此事进入诉讼环节,京东不便做更多表态。
但愿这起“过期门”事件能得到合理解决,不然,京东商城估计真的要惹上麻烦了,毕竟,消费者的心是最伤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