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一定要上
对此,笔者认为, 有条件却还没上面膜的,一定要卖面贴膜!但更要策略性地去卖面贴膜。说一定要卖,那是因为使用面贴膜已成为爱美女性的使用习惯和不可或缺的肌肤保养品,如果你不卖它,顾客不会因此就放弃购买使用面贴膜。那么,哪些面膜可能火起来呢?笔者认为,应该符合几个特征:
1、市场细分,聚焦引爆。
目前,化妆品专营店渠道的消费者对面贴膜的品牌忠诚度还不高,市场仍有足够的空间留给新的品牌,只要品牌有自己鲜明的诉求和差异化的卖点,并深入执行下去,都还有着做大的可能。对于计划进军面贴膜市场的品牌商,与其与数以百计的大小面贴膜竞争品牌为敌,还不如独树一帜,将自己的面贴膜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领域,并集中企业可利用的资源于一点,这样极易打响品牌,创造出市场热点,也更便于为建立该细分市场领域的市场领导力奠定基础。否则,如果没有鲜明的品牌个性特征和内涵,完全随波逐流,跟风竞品拼价格或促销,即使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回报,但必然会成为竞争品牌的陪衬,欲想做好、做大的前景将会十分惨淡。
2、打造爆品,化繁为简。
传统的面贴膜品类开发运营思路认为,要推出面贴膜品类就必须要出一个系列,10多个单品或者数十个单品,这样方显专业,才能确保较高的销售回款。由上海香珂儿化妆品有限公司出品的定位于多效修复功能的雪珂儿面贴膜虽然仅有一款单品,虽然它坚持中高端的价格定位(平均到每片差不多25-30元/片),但其销售业绩却不菲,据悉2011年雪珂儿的这款面贴膜的整体销售回款竟然逼近1000万,而做到如此销售规模,香珂儿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由此可见,决定面贴膜品类销量大小的主要因素并非面贴膜品类的单品数量,而是面贴膜的精确的市场定位、能带给消费者和渠道商的价值大小,及为实现这一价值所采取的措施和付出的努力。
3、诱之以利,打通渠道。
一个面贴膜品类或者一款面贴膜爆品,即使其概念再好,品质再优,卖点再突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渠道和动销方面来,进入不了销售渠道或者进入了渠道却无法动销的面贴膜,其命运是可想而知的。为此,如何做到让渠道商爱卖,让消费者爱买,应该是面贴膜的新秀们必须首先考虑和妥善解决的问题,这是任何面贴膜的品牌商们无法回避的。如果渠道不通的面膜品牌是没有出路的。
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然而,面对如今已经来临的面贴膜时代,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面贴膜品牌的新秀们既需要有主宰中国面贴膜市场命运的魄力、决心和勇气,更需要审时度势,讲究智慧、策略和创新,相信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