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这个话题有点超前,却又不得不提。
O2O其实已经存在好几年了,前两年风靡一时的团购就属于O2O模式。说它超前,其实不是指O2O有点超前,而是针对本土日化企业的超前--让很多日化企业纠结的是,刚对B2C有了点眉目,现在又来了个O2O;而更悲催的是,江湖传闻,O2O很快也不新鲜了,OAO才是未来的方向和趋势!
天猫掌门马云在“双11”之前接受央视采访时,牛叉哄哄地抛出“狮羊论”,认为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已经成长为狮子,将“吃掉”传统商业生态系统。或许,这样的论断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不管你承不承认,电商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先是B2B,接着是B2C,如今O2O也来了。
O2O是什么?
或许是离阿里巴巴总部近的缘故,杭州的司机早就玩O2O了。记得5月的时候从杭州城区打的去萧山机场,和司机攀谈,不得了,司机俨然是个O2O玩家:生意来自微信、微博还有各种打的客户端,名片印着支付宝账号,没有现金可以手机支付……
跟司机说,这就是典型的O2O模式,他好像不懂。他说没想到自己这个大老粗也能用互联网这种高科技赚钱了,他把自己的空闲时间高效利用,比普通司机多赚40%。司机不懂O2O可以理解,因为这是专业术语,但O2O却已经在真实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什么是O2O?其实是英文Online To Offline的简写,就是从线上到线下。没错,我们熟知的团购就是O2O的一种--很容易理解,线上团购一个超值的套餐,网上提前付完款,凭着网站发送的短信去餐厅“兑现”,只需要向服务员亮出短信,丰盛的菜肴马上就给你端上来。完了你还可以将对这家餐厅的菜肴和服务在网上赞一通,或者吐槽一番,让更多的网民知道这家餐厅值不值得去,从而影响更多网民的消费抉择……
“O2O”和“B2C”、“C2C”的区别在于:虽然都是在线支付,但B2C、C2C购买的产品一般通过物流公司送到你手中,而O2O是线上购买,再到线下去体验或享受服务。O2O的消费者到线下的实体店中获得服务,涉及客流;B2C的消费者待在办公室或家里等货送上门,涉及物流。
在O2O模式中,线下资源占领着主导者的地位。线上是作为收集客户并为客户引导,客户实际的体验行为发生在线下,第一个O即Online主要起到了推广、支付、导航等作用,而第二个O即Offline则决定客户体验是否满意的核心所在。
要不要做?
要不要做?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看看O2O市场有多大就知道了。
有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O2O市场规模为562.3亿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986.8亿元,而这个数字会在2015年达到4188.5亿元。
当然,上述数据只是预测,有“画饼”的嫌疑,那我们不妨来看看B2C的风头。今年“双11”期间,雅诗兰黛、御泥坊及阿芙分别以日成交2806万元、2789万元、2486万元,成为当天化妆品品牌交易的前三甲,牛尔、欧莱雅、美即等也都突破了2000万的销售额。欧莱雅自不必说,草根品牌御泥坊和阿芙只用了短短24小时,就创造了许多传统化妆企业半年甚至是一年的销售额,B2C已如此厉害,O2O的威力可想而知。
关于O2O,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做O2O的人需要从清华毕业后去卖猪肉,不是清华毕业的(不懂线上)固然不行,但放不下身段去卖猪肉(深入线下)更不行,其实这暗指O2O的核心在于线上和线下互动,而重点更在线下,这正好是传统日化企业做O2O的天然优势--因为O2O需要强大的线下资源来做支撑,而传统日化企业能拿得出手的也是线下资源,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用某专家的话来说,O2O是来帮传统线下商家打通任督二脉的。当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后,首次走进体验店,且与销售员有了良好的互动体验后,当消费者需要购买第二、第三或者更多商品时,他们便会直接从网上购买,从而大大提升线下商家的销售。
对于众多传统日化企业而言,已经不是要不要做O2O的问题,而是如何做,怎么比别人做得更好的问题。当年B2C这班车没赶上,如今O2O这班车就不能再错过了。
当然,现在你不做O2O,暂时还不会挂掉,但5年或10年以后呢?
如何做?
其实很多传统日化企业都想做包括O2O在内的电子商务,但苦于对这块业务不太熟,一个B2C的渠道冲突就让老板们穷于应付了,现在又来个需要遍地开花的O2O,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迟迟不敢试水。
在笔者看来,要想在这场盛宴中成为赢家,必须有几个先决条件,第一,要有足够多的用户或者客户终端应用作为基础;其次,需要有充实的线下资源,不仅包括商家资源,也包括区域化的运营资源等,如果Oneline和Offline要素都具备了,也就是B和C端的条件都具备了,那剩下的就是产品的实力和怎么运营了。
大部分日化企业已经开通官网、官方旗舰店或者其他形式的电子商务,线上的渠道与窗口已经畅通。线下渠道就更不用说了,经过这么多年渠道深耕,有相当多的线下店铺资源在手中。然而在传统B2C、C2C的模式下,惯打“地面战”的化妆品品牌,到了线上,不是战绩平平,就是线上线下的销售产生了冲突,此消彼长,原因在哪--在于线上线下各自为战,导致线上渠道与线下实体店发生冲突。
对于传统日化企业来说,O2O模式或许是解决线下实体店与线上电子商务渠道冲突的办法之一。此外,线上线下联动之后,将产生的巨大合力,不仅困扰整个日化行业的“库存紧箍咒”可以摘掉,而且每笔交易可跟踪,将大大提高产品开发的精准度与适销性。另外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整合好线上线下,传统日化企业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实体店优势,增加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直接打击纯网络品牌,单是线下的这些资源,就够网络品牌拼搏的了。
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O2O在商业模式和运营上几乎没有经验可借鉴,所以大家都在摸索。如果选择观望,等人家摸着石头过了河,上了岸,再跟过去,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人家吃肉自己喝汤的份都没有;当然,如今赶上了O2O这条船,不一定就是先驱,也有可能成为先烈,但至少还有成为先驱的机会,总比将来喝汤的份都没有好。
对于传统日化企业而言,“线下连锁+线上电商”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O2O迟做不如早做--要么O2O,要么OUT(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