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化名)是广州伊亿莉化妆品公司的一名经销商,3月份伊亿莉在东莞召开了声势浩大的营销会议,会议有数百人参加,刘东本来在邀请之列,但是因为时间比较忙不能赶到会议现场。
不过刘东并没有错过伊亿莉的这场重要的会议,尽管他不能去到现场,但他可以通过伊亿莉在新浪的官方微博,即时了解到会议的情况。当天,伊亿莉通过其官方微博,直播了会议,这使得伊亿莉的许多如刘东一样未能到现场开会的经销商们,也能即时了解到会议情况。
日前,雅兰国际“碧斯音乐先锋榜2011颁奖会议”,亦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上两岸三地群星云集,劲歌热舞给力开场。李克勤、容祖儿、古巨基、twins等实力巨星纷纷斩获多项大奖,实至名归。此次会议,碧斯亦通过其官方微博,播报了出去。
召开营销会议是本土日化企业的必修课,但是一个会议的影响力、范围、时效性及其所带来的持久性,却因为时代的不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字化经济正呈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应发生的数字化营销,亦揭开了时代新的篇章。无论本土日化企业或者外资跨国巨头,无不纷纷试水数字化营销。
但跨国巨头与本土企业在运用数字化营销时,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跨国巨头积极抢滩
目前腾讯公司已与联合利华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作为联合利华2011年唯一的国内“数字营销”战略合作伙伴,腾讯将融合门户、IM、SNS、视频、无线、微博等多平台资源,助力联合利华加速在日化、快消领域的数字化营销进程。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联合利华大中华区主席乔安路就带着联合利华大中华区董事会,马不停蹄地在北京拜会网络四大巨头——MSN、百度、新浪和搜狐。目的就是更多地了解中国今天的数字领域,以谋划未来的发展之道。
联合利华早已将数字媒体视为与广大消费者沟通最具创新性和革命性的手段。去年以来,其数字营销的投入已经增长数倍,公司表示以后还会成倍增长。这种举措是很容易理解的,消费者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增加网络媒体曝光程度势必能够影响更多购买人群。正是基于此,联合利华这几年开展了一些互动网络营销,并取得不错的成效。
今年春节前夕,联合利华在QQ上为立顿做了一次互动营销。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之下,一杯杯冒着热气的立顿奶茶飘出“福气”、“财气”和“喜气”的字样,点击就可以为朋友送出祝福,发送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脸部照片,并能根据自定义头像生成祝福视频增加娱乐气氛,此时腾讯视频已经化身成为传递祝福的使者,期间共有4千多万独立用户参与了互动活动。
宝洁公司则从2009年开始,就已经在中国互联网上开设了专卖店,宝洁以“e生活家”的店铺名亮相淘宝商城,网店内上架的百余种宝洁商品,几乎涵盖了旗下海飞丝、玉兰油、帮宝适、佳洁士、吉列等知名日用品品牌,低折扣、会员制等等是这个专卖店的一大特色。而宝洁和淘宝的合作,考虑的不只是销售额上的直接获益,更认为淘宝能够提供一种创新的营销模式,从消费者研究、消费者参与的设计到试用,以及产品的系列开发、售出,淘宝能提供线下销售网络给不了的全方位回馈。
去年宝洁公司的Old Spice男士用品牌,在YouTube上开辟“Old Spice频道”,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网站门户资源,而且通过在Twitter和Facebook向用户征询问题的方式,有效调动社交网站的用户资源,从而将视频营销与网络社区营销有效结合,形成快速有效的病毒复制与传播,实现轰动效应。
待开发的宝藏
跨国巨头在利用数字化营销征途中,早已先行一步。其专业化运作程度都很高,而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宝洁公司的Old Spice男士用品牌的病毒式营销模式,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宝洁公司不但早已涉足互联网营销,而且还将当中的多个产品交叉使用,如将视频营销与网络社区营销有效结合,形成快速有效的病毒复制与传播。
相比于宝洁公司,在运用数字化营销传播上,本土日化企业也显得落后不少。目前虽然不少本土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博客,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好这些工具,对企业微博或者博客疏于管理是最直接的表现。
王林(化名)是一家本土日化企业的总经理,他领导经营着一种源自法国的天然护肤品,经过8年的奋斗,其在中国南方市场站稳了脚跟,企业年销售超过1亿元人民币,销售网点超过3000多个。这些对本土日化企业来说,规模已经算是不小,但王林认为他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目前而言,他所开拓的市场还只在华南一带,他正在设法全力进军全国。
为此,他刚刚召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营销会,会议有600多名经销商参加,为了制造更大的声势,他还不惜代价请来了其品牌代言人,一位香港的影视明星。会上,他面对台下的经销商声音洪亮地讲解着其公司产品的优势,以及如何利用终端活动解决经销商库存压力的办法,目的就是促成经销商们尽可能多地与之签约。
王林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这些做法可说是本土日化企业的通常行为,开会、请明星代言人到现场捧场,现场签约可获奖励,送金条、送奔驰……本土日化企业大都还处于抢夺渠道商的层次,处于这种层次的本土日化企业,难以与跨国巨头抗衡。
当本土企业还在将人财物力集中于抢夺渠道商的时候,跨国巨头早已将这些力量集中用于影响消费者,进一步维护和打造其自身品牌形象。日化行业中,欧莱雅集团对于微博平台的应用是走在最前列的。为了推广一年一度的“欧莱雅媒体风尚大奖赛”,欧莱雅集团于2009年10月底在新浪开设官方微博,并以“赛事名称”作为集团的微博名称,以引起“脖友们”对于赛事的更多关注。日前,欧莱雅中国的新浪官网上其粉丝已超过70000人。
本土日化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试水数字化营销,很多企业已经组建了专业的网络部,网络部运营团队大的有20余人,不过更多的企业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数字化营销的威力,更难以说能将这种数字化手段交叉灵活地运用到营销当中去,一如王林及其所领导的公司一样,他们绝大多数都还从事着一种传统的商业方式,数字化媒体该如何才能好好地利用起来,这有点让他们感觉在云里雾里,数字化营销正是本土日化企业待开发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