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用什么?洗洁精,买哪个?沐浴露,选哪款?味道清香、容易溶解、去污力强、容易冲洗、不伤手、护色功能强、杀菌润肤……看着商场里面琳琅满目的洗涤产品,消费者眼花缭乱。显然,激烈的快速消费品市场里,洗涤行业打着“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旗子”在产品功能上竞争愈演愈烈,而功能的背后则是技术的比拼。
技术改革驱动市场发展
中国日化品市场在2008年到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3.4%,快于国际整体市场增速,洗涤用品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中以洗衣粉市场竞争最为激烈。以洗衣粉为例,我们可直接看到技术变革的脚步。
早在1907年,洗衣粉就诞生了。当时的洗衣粉十分简单,是德国汉高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首次发明的。一百多年过去了,技术早已突飞猛进。作为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目前市场上的洗衣粉主要有普通洗衣粉和浓缩洗衣粉、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和加香洗衣粉等三种分类。洗衣粉的技术革新在不断更新。像“领袖超洁配方”、“LIPO速洁配方”、“洗衣粉、衣领净二合一配方”等等,确实在一定的时期内让消费者体会到了新鲜感。
尼尔森最新滚动年度数据显示,立白(24.3%)、汰渍(20.6%)、雕牌(17.7%)三强占据了洗衣粉市场销售额的六成。立白、汰渍、雕牌在营销和包装上各有奇招,但对技术的重视无一例外。
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条液体洗涤剂自动灌装生产线,一条在美国,另一条就在中国的立白。据了解,立白集团在2007年成为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成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天津蓝天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用汰渍,没污渍”, 全球第一种合成洗衣粉汰渍在技术方面从来未曾含糊过,自1946诞生以来经历了60多次的技术革新。据了解,在中国,汰渍平均每14个月就推出一项产品创新或升级。从2002年至2007年,汰渍先后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三重功效洗衣粉系列、汰渍净白去渍洗衣粉系列、汰渍360度全能洗衣粉及最近上市的含舒肤佳皂粒的汰渍洗衣粉。
随着洗涤剂配方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洗衣粉替代洗衣皂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洗衣产品,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变革,洗衣液又以其独特的性能逐渐成为洗衣产品的主流。来自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洗衣粉在衣物洗涤行业的市场份额仅占不到20%,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势,在欧洲、日本、台湾等地,洗衣粉的市场占有率也被洗衣液抢了大半。而中国大陆市场上,洗衣粉仍占有70%的市场份额。近几年,看洗衣液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基本可以概括为浓缩化和多功能化两种。但与洗衣粉相比,洗衣液去污能力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技术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人们更多是倾向于选择洗衣粉。洗衣液要抢占市场,技术变革是根本。
相比之下,洗洁精、洗手液、洗衣皂等洗涤产品的竞争较为温和。人们熟知的洗洁精品牌主要有白猫、安利、立白、雕牌、高富力、奇强等,技术层面也基本就是围绕“不伤手、无残留”几点来大做文章,白猫坐稳第一。在洗衣皂知名度上,也是雕牌一枝独秀的局面。
未来技术升级是必然趋势
节能、节水、高效、温和、安全天然与绿色环保,是洗涤日化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刺激性大小、降解性的高低将会是洗涤企业未来在技术这一块的重点关注。”日化技术专家周永晟博士透露,大型企业实际上都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高于目前市场上所看到的,而且同时也会继续加大技术的研发力度,这是大企业生存的法宝。
在世纪末的洗衣粉大战中,浙江纳爱斯曾以高密度的广告宣传创造了洗化行业近年来的一个奇迹,而昔日营销为王的纳爱斯如今也开始把焦点更多地放到了技术领域。近日,纳爱斯对外宣布,决定在杭州建立与国际巨头相媲美的5万平方米、28层楼的研究所,并宣称所投入的资金、设备绝不逊于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借技术为向中高端市场的研发和创新夯实基础的目的一目了然。有日化专家预测,纳爱斯此举将直接推动纳爱斯产品技术升级,
日化巨头立白集团在技术同样有自己的计划。其总裁陈凯旋也在第30届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上明确表示,要加大科研投入,以推动洗涤用品向浓缩化、液体化、环保、节能、节水、高效、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
“做科研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市场变化太快。”澳雪国际工程师李锦明对沐浴露市场技术的快速变革由衷感叹。据李锦明介绍,澳雪国际很多时候储备的一些产品,其技术不一定适应现有的市场,所以往往需要要很多不同的组合来做。
以技术引领行业发展,通过产品开发对竞争者进行广泛的压制,这将是洗涤行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竞争策略。
技术前提下产品细分抢夺市场
这是一个包装的社会。有了技术,还得有包装。
“如果没有新原料的提供,技术的变革进展缓慢,企业需要细分市场去抢占消费者。”周永晟指出,洗涤产品的原料,从研发到评估再到实现投入工业化生产,保守估计的话整个过程也要持续3到4年的时间,因此洗涤企业会通过采取细分的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周永晟指出,从2005年、2006年开始,产品的细分开始流行。细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国际巨头收购国内品牌,这属于大方面的细分;二是企业内部的品系增加。
国际巨头收购国内品牌风潮正兴,国内品牌也不甘落后。纳爱斯在2006年一举全资收购了英属中狮公司麾下裕暘、莱然三家公司,一举拥有了“百年润发”、“西亚斯”两个品牌的所有权或独占使用权,同时,相关的核心研发、管理体系和专有技术也悉收囊中,加快了转型速度,缩短了发展进程。
产品的细分,其实消费者也有目共睹。往商场一站,去污的、留香的、护色的等等产品都一目了然。现在不管是洗衣粉还是洗衣液、洗洁精、洗手液、沐浴露,从来就不是单调亮相,基本都是功能家族。
无论是转型升级,还是产品细分,都是建立在技术变革基础上的。纷纷攘攘的洗涤市场中,技术创新是根本,成为了推动洗涤用品市场的重要驱动力和洗涤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