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上海市化妆品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结果》。本次抽检共有60批次产品,品类涉及洗发、护肤、彩妆、防晒,其中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3%。本次不合格的一批次产品为丝塔芙舒润保湿霜,标称规格型号为250g,最终抽检结果为净含量标注不合格。
据360化妆品网记者了解,丝塔芙是一个法国护肤品牌,由全球排名第一的皮肤科领域的专业制药公司——法国高德美(Galderma)公司研发并生产。法国高德美(Galderma)总公司座落在瑞士Lausanne,公司服务总部则在法国巴黎La D’efense,至今已有30余个分公司遍布全球。
这样一个大型化妆品企业,在产品净含量方面居然会不合格,不禁令人唏嘘。事实上,“缺斤少两”是许多化妆品品牌惯用的营销方式。通过控制产品的净含量,让其价格高于价值,从而提升利润。并且,较低的产品净含量也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频次。而在消费者的角度,产品的净含量是否配对产品的价格是很难发现的,他们在购买美妆产品时往往只关注外包装和品牌,而忽略了实际的产品净含量。
这几天始终陷于舆论风波当中的花西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花西子是一个擅长营销的品牌,在“缺斤少两”方面,也颇具手段。例如其最具争议的79元的眉笔,每支为0.08克,79元加上赠送的一共三支,算下来是每克329.2元。根据花西子天猫旗舰店的数据,这系列眉笔普通版本售价为69元/支,赠送一个替换芯,算下来是431.25元/g;升级版为89元/支,赠送一个替换芯,算下来为556.25.5/g,而周大福给出的黄金(足金)价格为599元/g。
可见,尽管表面上看,花西子的眉笔一支几十块钱大家都出得起,而实际上的价格已经直逼黄金。
产品净含量与价格不配对,这是一种欺瞒消费者的行为。而生意的根本是诚信,品牌缺斤少两就是不诚信,将直接损害品牌的基本形象。花西子自本次事件之后,销量也出现了大幅下跌,而化妆品净含量也成为了市场讨论的焦点。消费者开始认真考虑价格与净含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性价比,不再轻易为品牌和包装掏腰包。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用户发布了带有"看起来便宜其实很贵的化妆品"关键词的"吐槽帖"。他们分享了自己发现的类似案例,呼吁消费者要理性购物,不被炫目的外表所迷惑。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有关监管的讨论。一些人呼吁加强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管,确保产品的净含量与价格之间的合理关系。同时,也有人建议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标签上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所购产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