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火遍市场的面膜,似乎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有数据显示,2021年,天猫面膜零售额同比下滑了3.46%。从整体来看,如今的面膜的确没有过去那么辉煌了,仿佛绿叶走到了秋季,变黄飘落。
然而,近日小编又看到了一组新数据,面膜市场似乎又出现了回暖的迹象。据欧特欧国际咨询公司所提供的数据,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包括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在内的线上渠道,面膜品类总零售额为401.8亿元,同比增加4.5%!
对于大部分追求精致的年轻消费者而言,面膜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护肤品。随着时代的发展,面膜也从最初的补水保湿功能发展而为多功效品类,各种美白面膜、修复面膜层出不穷,更加引起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面膜市场复苏,似乎也是在告诉品牌,该做面膜了。然而按照国产品牌的尿性,必定又是扎堆跟风,随便花几个钱OEM一个面膜,贴上牌子,就说是新品,然后挂上直播间叫卖。
复购率、用户体验都不是考虑在内的问题,反正是赚一波快钱。
这就是如今行业的现状,反正市场已经摆在那儿了,东家和西家的没什么本质区别,不用搞创新,就看谁家敢砸钱做营销。
但是市场也并非能上当受骗那么多次的,买多了的人自然就会有经验,什么面膜好,什么面膜坏,一看便知。尤其是如今崛起的“00后”消费力,眼睛更加刁钻。
因此,品牌不要老想着赚快钱了,很快你就赚不动了。
面膜门槛低,生产周日短,投入少,使得大量品牌入局,也就使得面膜市场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
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后果就是价格战的日趋激烈,既然大家品质都差不多,那就干脆拼价格吧!广东某面膜代理商向记者坦言,面膜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买一送一、低价折扣等活动疯狂涌入销售市场,特别是国产品牌面膜折扣力度大,加剧了商家的经营压力。
早在两年前,中国面膜市场就是这个样子,网上流行什么面膜,线下渠道就跟风卖什么面膜。市场预期、品牌运营、差异化营销等等,在他们眼里都是扯谈,来钱快才是硬道理。
但是这样下去,国产美妆品牌迟早会被搞垮。产品不创新,营销不用心,国产品牌是永远赶不上国际品牌的。
那么,国产品牌的面膜该如何创新呢?当然是靠科技。
日本某品牌曾经推出过一款酒粕面膜,顾名思义,该款面膜使用了清酒酿造过程中留下的酒粕,由于酒粕中含有酵母,护肤功效十分突出,相比一般的面膜要更加特别,效果更加显著。
韩国某品牌还推出过一款眼部特殊护理睡眠面膜,采用基于咖啡因的睡眠循环技术,外包装上还运用了180度旋转陶瓷球设计,可谓在消费者的眼部护理上照顾得非常到位。
当然,中国品牌的面膜也不乏一些创新。小编便曾经见过一款国产品牌研发制造的多效“隐形面膜”,该面膜用植物微纤维制成,能完全贴合面部肌肤,使营养物质得到更好吸收。
针对成分,针对部位,针对场景,国产面膜可挖掘的空间还非常之大!
在面膜市场复苏之际,小编是希望国产品牌能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产品力以及品牌力,用真正的实力去打败国际品牌,夺回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