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0化妆品网记者了解到,美白原料商阿泰克宣布拟终止在新三板挂牌,据悉,该企业是珀莱雅、曼秀雷敦等品牌的供应商,所生产的原料以美白成分β-熊果苷为主。
阿泰克官方公告表示因充分考虑公司目前经营情况,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及公司长期战略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经营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经慎重考虑拟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β-熊果苷是阿泰克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该公司2021年财报,β-熊果苷当年的营业收入约为2870万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28.08%,β-熊果苷占公司总营收的41%。2021年,阿泰克整体营收约为6995万元,同比减少9.91%。
在2022年,阿泰克的经营状况也并不乐观,财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270.9万元,同比增长9.2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9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5.27%。同时,公司毛利率下降12.37%,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8.52%。
熊果苷备受争议
阿泰克主打的美白成分熊果苷,在化妆品行业其实一直都备受争议。
作为主流的美白成分,熊果苷在护肤界的运用一直呈现着增长的趋势。据美丽修行BEBD大数据,在截至去年8月11日的有效备案产品中,含有α-熊果苷成分的产品超过20000个,年度环比增长64.4%;其中8803个品牌、1797家工厂备案产品均使用了该成分,年度环比增长52.96%、29.24%。
熊果苷可以通过抑制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与雀斑。在熊果苷三大类中,脱氧熊果苷抗黑色素的效果最强。诸多文献表明,脱氧熊果苷抗黑色素的能力分别是α-熊果苷的38.5倍、β-熊果苷的350倍,然而因其容易在保质期内降解出氢醌,存在致敏和致癌的潜在风险,所以在护肤品应用中,主要以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为主。
早在去年,欧盟便发布了化妆品中禁用脱氧熊果苷的条例,英国、马来西亚也表明将在化妆品中禁用该成分,同时我国也在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将易从熊果苷中降解出来的氢醌列为禁用成分。
行业对于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的安全剂量,至今依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据360化妆品网记者了解,目前政府法规并未对熊果苷允许使用的浓度进行限制,熊果苷的实际安全性仍然令人担忧。
事实上,一些国际美妆品牌,如资生堂、DHC等等,便曾因考虑到熊果苷未知的安全隐患而下架了相关的产品。
国际市场上对熊果苷的“白斑”争议,加之烟酰胺、光甘草定等美白成分普及应用,都影响着熊果苷的热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阿泰克的经营状况。总而言之,美白市场竞争激烈,唯有更加科学安全有效的产品才能获得行业与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