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所以普遍认为今年的“双十一”遇冷,是因为在11月11日凌晨之后,各大电商平台、品牌官方社媒账号都异常寂静,完全没有了往年大肆公布战报的喜庆。#双11喜报式实时成交额不见了#的话题甚至登上了当天的微博热搜,想起去年,11月11日零点刚过30分钟,天猫就传来捷报:实时成交额达到3723亿元。而今年,这个捷报消失了。
今年的双十一,也的确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中消协在近期点名了“双十一”购物套路,很多品牌商家“先涨价后打折”,更离谱的是,不少消费者在“双十一”大促买到的产品竟是全年最贵。“最优惠”成为商家的谎言,消费者对今年双十一的热情大幅降低。连双十一期间的品牌直播,也频有翻车事故,说好的“史低”,结果第二天就出现了更优惠的价格。
诚然,无论是从商家角度,还是消费者角度,今年的双十一似乎都有点多余,在打折促销常态化的当下,双十一的折扣已经不足以再次打造出一场狂欢。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双十一已经接近败落消亡似乎也言之有理。
小编则认为,今年双十一的冷清并不是在反映一场购物狂欢的消亡,而是在表达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
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实时战报消失,很多人便认为是成绩太差的缘故,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我们来看看最新数据。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十一总交易额为5403亿元,而去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为4982亿元。开售第一小时,超过2600个品牌成交额超去年首日全天;截至11月11日23时,698个中小品牌的成交额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78个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双十一成交额突破了亿元大关。
可见,今年的双十一战况总体上并不比去年差,仍然是一场狂欢级别的购物盛典。只不过今年,大家都普遍低调了许多。对于今年双十一天猫未公布当日实时战报,官方解释为:“今年的天猫‘双11’有1日、3日、11日等多个重要节点,分别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活动,因此单独统计11日当天凌晨的数据意义不大。”
再来看看京东,截至11月11日23:59,京东双十一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去年京东双十一全天的下单金额。这也多亏了国家对市场垄断的控制,“平台二选一”成为历史名词。
从整体数据来看,今年的双十一并不冷清。
今年的双十一,已经是第13个双十一,作为一场准时的购物狂欢节,已经深深留在了消费者的心里。尽管今年的双十一在优惠政策上并不尽人意,但是也担当起了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购物活动而被众多消费者期待。“双十一你买了什么?”已经成为在这个时间段当中,人们的日常问话。
双十一不是以品牌商的意愿来改变,而是以消费者的意愿来推动的。今年的双十一的确有很多不足,那么品牌商、电商平台自然会绳愆纠缪,争取在明年的双十一当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用更恰当的活动政策去让消费者满意。
对于很多品牌来说,双十一仍然是一年当中的一次营销爆发。互联网时代,一众品牌都在做流量积累,通过各种KOL种草、直播带货将品牌或产品的声量堆积到一定峰值,正需要一次双十一这样的购物盛典进行引爆。
而如今流量越来越贵,品牌不再能够单纯依靠前期的流量营销来引爆双十一了,必须通过良好的品牌经营去提升品牌溢价,唯有如此才能在下一次的双十一当中俘获住消费者。这就是今年双十一所体现出来最大的市场变化。
因此,双十一并不会消亡,相反,未来的双十一将会越办越好!
再回来看看一组数据,从11月1日至11日0点45分,已经382个品牌在天猫“双十一”的成交额超过1亿元。不仅有华为、鸿星尔克等一大批人气国货品牌,还有百雀羚、珀莱雅、回力这样的传统国货,以及薇诺娜、蕉内、添可等新品牌。
截至11日8点,220家老字号国产品牌在天猫双十一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其中包括金徽、桂花庄、白水杜康等多家中西部地区的老字号。
今年的双十一,尽管整体上国产品牌还是不及国际品牌,但是依然弥漫着一股“国潮热”。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国产品牌也乘着互联网的风,一路飞翔,在双十一当中展现出了自己依然在不断增长的实力!
总而言之,在未来长时间里,消费者依然需要双十一,品牌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