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双十一,大家还历历在目,天猫将促销窗口从1天拉长到4天,成交周期从1天伸展到11天,整个活动时长都被大大加长了。事实上,时间的拉长,正预示着天猫双十一的颓败。
仔细想想便可知,天猫双十一之所以拉长促销时间,是为了让整个营销数据更好看。若是没有这时间上的优势,去年的双十一可能比不过前年。而今年的双十一,小编预感会更不好,至少不可能比去年好。
不止是小编,很多行业专家以及媒体都曾表示今年的双十一会显颓劲。为什么今年大家都普遍不看好双十一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直播卖货的发展让商品大促常态化。众所周知,直播卖货的促销可谓一天比一天惊人,今天打五折,明天打三折,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消费者再也不用担心商品没有优惠,只需要打开直播间,搜索“李佳琦”就行了。
既然平时就已经有如此“大出血”的降价了,那么消费者还需要期待双十一吗?不仅是直播卖货,如今各大社交平台也在频繁搞大促,几乎天天都是双十一。因此,今年的双十一已经变得非常普通,对于消费者而言,双十一甚至有点多余,更何况双十一的优惠规则还相当“烧脑”,完全没有看直播方便。
其二,年轻消费者“理性购物”的意识正与日渐长。双十一引导市场冲动消费,是一直为人所诟病的。而如今,消费者也逐渐明白了这一点。据记者调查,很多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均花费了不少钱,而过后往往都会后悔。“优惠并没有拿到多少,而实际上却一次性耗掉了我很多积蓄,感觉不划算。”一个90后朋友这样跟我说。
很多消费者都会有小编这位90后朋友一样的感觉,没有赚到多少优惠,钱包却已经被掏空。消费者对双十一期间的购物开始理性起来,那么整个双十一的营销数据都将会大打折扣。
其三,品牌不想再依赖于平台促销。双十一可以一夜之间诞生出很多爆款商品,但是无法创造出一个爆款品牌。很多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参与双十一促销,很可能会让品牌更加依赖于平台,变成平台的“棋子”,专门卖低价促销品。
而这并不是品牌建设的道路,企业们自然也不傻,不可能为了一时的销量就像疯狗一般向双十一前赴后继。维系好品牌价值,做好产品品质,才是企业们最想完成的事情。
没有了品牌的参与积极性,双十一自然就渐渐颓败了。
当然,这些均是猜测,但同时也是很多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