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了一名患者,该患者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胸痛长达10余年,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与肺动脉之间存在动静脉瘘,且瘘口近远端的血管高度扭曲成角,走形迂曲,并形成多数微血管瘤,给封堵器材的通过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该疾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介入治疗过程非常复杂、风险极大,需具备丰富介入手术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我院心内科赵文强主任术前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对该例手术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准备,赵主任分析了患者病情和病变解剖特点后,决定对该患者采取微导管引导下的弹簧圈封堵术。
术中选择经桡动脉进路途径,将两根指引导丝分别送入LCX的OM支和主支通入罪犯血管瘘口处,将弹簧圈专用微导管沿导丝送达痿口处,沿微导管将3枚弹簧圈送入动静脉瘘口释放封堵之。经过约30分钟紧张有序的手术流程,3枚弹簧圈准确无误地封堵到位,造影显示弹簧圈定位释放成功,动静脉分流消失。术后困挠患者十余年的心脏顽疾症状消失。
冠状动静脉瘘弹簧圈封堵术,是近年来应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先心病开辟的新领域,该技术手术精准度高,治疗效果可靠,术后康复快(平均3天出院),已成为新近国际上首先推崇的治疗模式。该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心内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体现了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勇于进取,敢于挑战,不断创新的医者精神。
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

赵文强主诊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曾任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先后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任心内科主任,硕士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全科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心血管学会委员,省起搏电生理学会委员,安徽省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临床专长:擅长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复杂病变(CTO和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植入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难治性心力衰竭再同步与靶向治疗方面具有较深技术沉淀;
科研成果:主持省市级科研立项6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主办国家级及省市级继教项目10期。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独著、主编或参编60万字以上医学专业著作3部。

何传飞主诊医师
副主任医师,曾就职于解放军第105医院(现解放军第901医院)心内科,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内科,现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临床专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疾病的研究及临床诊治;能熟练完成心血管介入操作,如冠脉血管造影、冠脉支架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