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例胆囊结石导致的胆囊癌,太可惜了!”苏州同济医院结石科微创手术医生王永新主任惋惜地说,胆囊结石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恶变,最终发展为胆囊癌。临床中,像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胆囊有结石
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超过正常人30倍

王永新主任介绍,胆囊结石长期不治疗,极易诱发急慢性胆囊炎,继发胆管炎和胰腺炎,甚至引发癌变。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结石超过2厘米,长期反复症状发作的,都是胆囊癌的高发危险因素。
而胆囊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侵袭性强,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晚期5年生存率不超过5%。
也就是说,一旦发生胆囊癌变,治疗效果极差,即使手术切除了,也很难做到长期生存,且对放化疗也不敏感,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
胆结石不痛了就不用管了?
小心最后把胆丢
“胆囊结石本身就是病,不是痛了才叫病,需要定期复查,及时就诊和手术。”行医数十载,每每遇到胆囊癌患者,王永新主任总会忍不住痛心遗憾,胆囊癌可防不可治,切莫掉以轻心、得过且过。
不少胆囊结石病人在胆囊发炎的时候,由于疼痛症状剧烈,还有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往往就恨不得当时就把胆囊摘除,但是经过抗炎、输液、止痛等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了,炎症也逐渐消退了,
这个时候就又想着是不是可以继续保守治疗,而且既然能够通过打点滴、吃药就能好的胆囊结石,却往往会导致胆囊结石的加重,最终造成切胆的后果。
保胆还是切胆?

王永新主任认为,传统治疗主张切胆,有两个原因。
一是过去体检不够普及,很多人就算通过手术取出胆结石而保胆,医生如果无法给出预防复发的方法,患者可能再次长出结石。
二是过去没有微创手术,做一个大手术取了胆结石后又复发,意味着病人还要再接受大手术。权衡做大手术带来的创伤、风险,医生一般会主张切胆。而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胆囊切除后的一系列反应,从而建议保胆取石。
胆囊被切除后,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以下6大副作用
(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2)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液的胃反流、胃液食管的反流;
(3)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4)胆囊切除术后导致胆管损伤的问题;
(5)胆囊切除术后对结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
(6)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总之,胆囊切还是不切,也不是谁一句话就说了算的,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患了胆结石,胆囊切除还是保留,首先要看患者意愿,其次是看胆囊状况。”王永新主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