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发展团队,再到成立股份制公司,7月微商小欧用经历证实:成功,没有捷径。

“伯乐”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小欧今年23岁,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时,曾靠在宿舍开小卖部养活自己。他钟情于销售,但不满于上班一族。今年3月份,小欧做起了“杂货铺”微商,什么都卖,并成了朋友圈“过街老鼠”——刷屏党。如果只靠刷屏就能捞钱,敢问世间谁人不微商?
一个月的刷屏,换来的是身边人的反感和质疑,敢怒敢言者直呼其“脑残”,这算是告一段落。然而,小欧告诉记者:“别人越是说你不行,你就越想证明自己,就越觉得刺激。”
4月,小欧被“伯乐”发现。当时,“伯乐”带他听了一堂课,小欧回忆说,“上完课以后,觉得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戳中心窝”。顺理成章的,小欧成了思埠集团旗下成千上万个代理中的一名。
虽有过失败的经历,但对于自己所追求的,小欧心如明镜。在当时,很多微商产品的公司几乎不提供讲课的服务,甚至从来不会对代理进行培训,因此,“刷屏”成了当时微商公认的“绝杀技”;那时候,压货是微商所面临的家常便饭,产品卖不出去,公司施以压力。
而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公司,思埠已开始给代理进行培训,以传授销售方法、技巧而非压货来拉拢人心;另外,公司时刻跟代理商强调的是如何打造朋友圈,如何销售自己、宣传自己而非单纯地卖产品。
“白手起家”的小欧,既没有太多销售知识和产品专业知识,也没有人脉,为此,他只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学的时候,小欧就是现实版的“小明”,调皮捣蛋如他,经常翘课。
然而,不喜读书的他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不论是公司的培训,还是网络上的课程,或者是其他经销商研究出来的关于美容护肤、顾客心理、零售技巧等课程,他都认真去学。从一开始讲课都发抖,到如今的游刃有余,通过层层考核,自己上课,现在,他已经是公司的金牌讲师。
屌丝精神,贵在坚持
从4月份开始,小欧的月销售额从300到1500,再到50000、十几万、二十几万……而他也从4级到3级、2级、1级。凭着一颗好强的心和一股子不认输的拼劲,小欧的微商路势如破竹。
他说,自己恰好赶上了微商发展的好时机,特别是今年6、7月份,才两三个月,他的代理便发展到了100多人的团队。那时候,一堂课下来就能招个二三十人,最后留下来的也有一二十个,而现在,可能只有几个人。

配以外界发展的大好形势,9月份,思埠集团旗下光总代既有好几百个,为避免传销式的代理模式、更好地管理代理,也为了维护市场控价系统、保持良性发展,公司一举撤销几乎所有代理,只留下20多个总代,并将其归入运营部。
10月份,小欧也趁着这个形势,与另外两名代理合伙成立股份制公司,三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而小欧则主要负责其擅长的招人和上课。
为打造吸引人的朋友圈,小欧每天变着花样出新招,或是发发红包、与好友玩玩互动;或是评价陌生人的动态,并留下一句“我关注你很久了”,凭空留下无限遐想;他还未产品自创广告词,他说:“如果只会复制、粘贴,脑袋就会死掉。”
不过,这只是小欧风光的一面,在做微商过程中,他也有过“迷途知返”的经历。9月份,小欧团队人数激增,团队月销售额也直线上升,且由于“伯乐”对自己的器重,他感觉到自我膨胀,有一种“飘上天”的感觉。
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迷上网络游戏后的小欧整日沉溺于游戏,代理几乎找不到他。结果可想而知,月销售额从100多箱直接调到十几箱,代理流失了40、50个。
代理流失,上司责备,他人嘲笑……应该没有比这更糟的了,小欧想过放弃,但是一旦回头就将前功尽弃,为此,他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一步一步弥补自己的过失。
如今,再次聊起那段亡羊补牢的经历,小欧依旧心有余悸,那是一次教训,也是成长路上必经的磨难。
在微商人自己看来,微商大势已去,那些“地上捡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接下来,就看真本事了!从小欧对微商的理解,记者感受到:微商是一个夹缝求生的群体,只有经历重重磨难方能成就正果,从家人的反对、朋友的不解,到市场假货、低价的攻击,再到“自作自灭”等等。
一路上,大家走得战战兢兢,如走钢丝般谨慎,因为稍不留心,就可能掉进万丈深渊。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微商也是一群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家伙,一群有理想抱负、想逆袭的屌丝。其实,那些走到最后的微商,往往不在于其经营手段有多高明、智商有多出众,而在于其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