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版《神笔马良》要上映了,本土传统故事遇见好莱坞特技,马良用手中神笔让万物在纸间活了过来。膜界大佬洁宝集团,在这个夏天也蓄意一展身手——让终端的柜台活过来!“我们要变革终端陈列形态,力求做到让柜台说话,让柜台可以被用来做培训、教学,甚至可以引导消费者。”洁宝市场部负责人自信满满地说道。
如此“卖关子”的回答,不禁令人疑窦丛生:让柜台说话,是给柜台装上喇叭吗?这也能叫变革?
当然,如果事情只是这么简单,洁宝无须那么煞有介事,更没有任何理由如此自信满满。要让柜台活过来,没有童话中马良的神笔,洁宝究竟如何施展这一魔法?
还在按价格做陈列?你OUT了!
如今,众多面膜品牌都为自己贴上各种标签,以标榜自己的独特。但是,无论怎样的独特最终都需要在终端陈列上进行呈现。哪些是爆品?哪些是主推产品?哪些是具有高辨别度的?哪些体现着厂家和店铺的主观意志?这些都需要厂家和店主一一去思考。
目前,大多数品牌的面膜陈列均是按照品牌价格进行陈列的。比如10元一列,25元一列,这厢是限时秒杀,那边就买三送一……行业老大之前树立了这样的陈列标准,刚入行的品牌也这么学,没有谁跳出来说个“不”字,这是膜界默认的规则。
而洁宝却不同意了。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者体验的时代,一切以消费者为导向,包括产品的陈列方式。”洁宝市场部负责人说道。终端陈列以消费者为导向,也就意味着否定从前按照厂家、店铺主观意志做陈列的方式,从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出发,根据不同人群,给予以明晰的功能区分。
基于这种要求,洁宝集团独创了根据顾客的不同肌肤需求的科学终端陈列方法。以草舍名院为例,其单面柜、嵌柜、双面柜,都遵循一个原则,就是第一排全部陈列补水类产品,第二排全部陈列美白类产品,第三排全部陈列抗衰类产品,第四排陈列清爽控油类产品。而在第一排陈列的补水类产品,包括草舍名院蜗牛补水润滑蚕丝面膜,草舍名院冰泉水凝隐形冰膜、覆盆子保湿隐形面膜、海藻矿物泥浆面膜、玫瑰精油睡眠面膜等产品一应具有。
不仅如此,洁宝集团还硬性要求,所有柜台发到终端店时,必须附带一张标准的陈列图。终端陈列标准和陈列格式都会讲述清楚,并要求所有的终端门店陈列都按照此标准布置图进行,以此来保证陈列的标准化和专业化。这一要求,无形中贯彻了一种极为专业化的设计,使得单靠柜台陈列,就能够完成引导、培训乃至教学的目的。从另一角度讲,这实际上也推进了面膜行业终端陈列的专业化进程。
店主称标准化陈列激活了面膜销售
柜台能不能说话,终端店主心里最清楚。吉林长风美妆的老板郭秀华,对这种注重标准化、专业化的陈列方式,具有极深的感触。
长风美妆一直以来经营着多个面膜品牌,包括美即、草舍名院、容园美、魔力鲜颜和珀薇等等。在此之前,郭秀华并没有对产品的陈列投入多大努力,只觉得哪里好看就把面膜产品放在哪里。即使稍作升级,也不过是听取许多厂家的主流意见,根据面膜产品的价格不同进行分层陈列。这种对陈列的忽视,导致长风美妆店错过了面膜品类前几年的迅猛增长期,其销量和人气一直都不甚理想。
“今年年初开始,洁宝在长风美妆传授有关面膜终端陈列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的建议,”郭秀华告诉记者,“我们开始重视面膜这个品类,并专门划出一片区域用于做面膜品牌专区,也有了面膜终端陈列的标准化指导手册。”
遵照这种新的陈列方式,面膜品类开始有了较大的起色——消费者开始主动询问和购买,面膜品类整体的销量也开始大幅度提升。目前,草舍名院和容园美在店中的陈列面积占比约已达到所有面膜品牌陈列面积的三分之一。
结合28天肌肤护理周期,彰显品牌差异化
据了解,标准化陈列是洁宝集团推进品牌差异化的重要举措。经过对终端市场形态的多方调查考核,发现面膜销售存在着客单价低、店员只会卖单片面膜,以及消费者购买面膜比较被动需店员引导等问题。
基于这种现实,洁宝最终推出面膜产品按消费者肌肤需求、结合“28天肌肤新生护理周期”的陈列售卖形式。“这种根据消费者28天肌肤护理周期需求,进行产品搭配的面膜陈列方式,不仅可以让终端BA在为消费者进行面膜推荐时更加具有针对性,还可以让消费者在自行选择面膜产品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适合自己肌肤的产品。”哈尔滨媗扬化妆品连锁店总经理张志强这样对记者说道。
无独有偶,长风美妆店同样依靠这种28天周期护理与标准化陈列的“双结合”,开拓出面膜销售的新局面。“草舍名院和容园美在店中的陈列面积占比约为所有面膜品牌陈列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销量却占据了所有面膜品牌总销量的60%”郭秀华如是说道。
28天周期护理与标准化的终端陈列,可谓是洁宝集团品牌差异化战略的一体两面,互相支撑,且互为表里。28天周期护理为终端的陈列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并且这种全新的陈列方式非常直观,它能潜移默化地让消费者接受这种全新的护肤理念。再辅之科学和专业的终端陈列,让柜台做到培训和教学的功能,洁宝这一看似有意无意的动作,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将为面膜终端营销带来再一次的变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