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长期跑日化市场的缘故,记者经常在各地县城接触日化专营店,领略了各地“大侠”给自己日化店取名的“才华”。
比如中规中矩的启美日化、悦美日化、千美日化、美美日化,总是离不开“美”字,老板总是说“美妆行业,当然以美打响”;比如毫不含蓄的永真日化、保真日化、恒真日化、真真日化,可以猜想直接意思是“店内无一假货”;更出格花俏的是家喻户晓的包青天不在开封,跨区到新乡开化妆品店“包青天化妆名品”,并且拥有3家直营店和25家加盟店,还有人敢自己开银行的“美丽银行化妆品店”,更好玩的是中国日化也有个“好莱坞化妆品”,另足见老板文字功底水平的“美源化妆品”,话说是美丽的源头,同时也是“$”的谐音。
这些店铺店名无疑也是成功的,毕竟记者走一遭市场之后记住了。但是,记者相信这些店老板在取店名的时候还是有“不认真”的成分,总觉得店名只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是好名,也没有想到商标的问题,未来形成连锁品牌的传播力问题。这不禁引起记者对店铺商标问题的反思,本文就店铺商标话题简单侃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启示。
河南豫北化妆品市场,提起小芳日化,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3年前,如果你到安阳、汤阴,你兴许看到的是“小芳日化”,但是今年你看到的则是“小芳日花”,千万别以为“小芳日化”撤离了,“小芳日花”正是“小芳日化”!
这是怎么回事?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小芳日花店老板刘建国,对方给出的答复是:小芳日化是行业名称注册不了,长期培养的品牌名保留还是重新换名一直令他们十分纠结,巧的是“花”同“化”近同音就改成小芳日花了。
1998年,王丽芳、刘建国夫妇创建的第一家小芳日化店(现名:小芳日花)在汤阴县开业。经过几年的用心经营,生意很快有了起色,“小芳日化”的金字招牌在汤阴县城也慢慢树立了起来。经过不懈努力,刘建国注册了汤阴县宇泰商贸有限公司,率先在汤阴县开起了日化用品连锁店。之后的小芳日化由当初的一家门店,发展壮大到如今10多家分店。期间有起起伏伏,闭店扩店、搬迁换址是常有的事,走到如今,刘建国更是倍加珍惜小芳日化的品牌效应,“我们现在能做的是用心经营,像自已孩子一样”。
在小小的汤阴县城拥有6家连锁店,可谓是当地县城的“地头蛇”。小芳日化以出众的门店形象(汤阴总店是古色古香的店面)、系统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打造出“小芳日化”的品牌效应。2011年,刘建国为店铺商标注册的事奔波了好一阵,话说丢掉“小芳日化”的店名谁都舍不得,毕竟“小芳日化”沿用了十多年,无形间形成了品牌效应,让消费者一时间接受另外一个名字不容易。
这不仅仅是店名的问题,影响的是品牌效应、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如果在1998年开店之初就注册了“小芳日化”的商标,刘建国如今就不会因店名多处奔波。现在被大众所熟知的“小芳日花”,也是前几年,由李建国成功向商标局提交了注册申请,经过一波三折,店铺商标注册的事才敲定。
像小芳日花的例子并不少见,还有的是多年经营的店名,暮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养大了别人的孩子”,甚至成了“侵权者”。千色店早已是别人的商标,只能改为万色店;之前想好的沙莎化妆品,因为对商标注册不上心,后来想注册时才发现早已被别人抢走,当委屈难过于“塑造多年的店铺名称被迫撤换之后影响了原有的影响力”时才感慨商标的重要性,还不如早前就把商标这事放在心上。
化妆品精品店主要发展于90年代,除屈臣氏、万宁和草根发家的娇兰佳人、千色、亿莎、金甲虫等等外,国内化妆品精品店刚开始以夫妻店为主,主要经营一些流通货,清一色的货架,谈不上的粗糙管理。这些店老板只是为了生计,压根就没有想到以后会开连锁店和为店铺注册商标这回事,商标产权受不受法律保护似乎无关紧要。记者在跟他们聊到店铺商标问题时,经常能听到的是“我想取什么店名就什么店名”、“我们家的店名,听着好玩好记就一直这么用了”、“我目前就一两家店犯不着考虑商标”,即便说随着国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但放在低门槛的日化行业,诸多专营店经营者对店铺商标注册还是一点都不上心,未完成商标注册的专营店还有大多数。
只是日化黄金十年助涨了他们开店的规模化、标准化,后期走向连锁才开始意识到商标问题,有可能已经太迟了……注册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所以,店铺商标,请专营店经营者认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