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朋友圈里,除了对英格兰对战乌拉圭的结果表示伤了“玻璃心”外,剩下的就是对京东618大促的一片吐槽,有人称京东的好多“秒杀”,一点开结果就显示无货。记者微博上搜索“京东 无货”关键词,显示相关信息达44万条之多。还有人称有参加京东618店庆活动的商品竟然出现了当天提价的现象。
秒杀,抢红包,这一次,国美在线、苏宁易购、当当网、聚美优品、即将上市的阿里……该凑热闹的几家,一个都没有少。这场年中大促掀起的价格大战令众多商家直呼“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一边是热闹的促销,一边是利润的下降,真是赶鸭子上场,累觉不爱了。
其实这场促销大戏中,电商也有颇多无奈之处,物流、广告加上技术管理费用,成本高企,利润空间逐渐压缩,据网络数据,目前电商的平均综合毛利在7%左右,经营费用率(成本)在17%左右,净利润率在-8%左右。价格战对消费者而言是个利好消息。但对企业本身而言,一个成功的企业从来都不是依靠价格战这种方式取得成功的,即使短期内收获了一定效果,但并不能持久。今天小编就来掰一掰电商的成本。
1.物流成本
电商物流成本占5%-6%,门店物流成本占比不到1%。
以京东为代表的纯电商,以前采用的是第三方物流配送资源,物流成本约为6%;而以国美为代表的线下实体店在全国拥有自有物流配送基地,物流配送成本平均约为0.6%,线下实体店物流成本比电商低5.4%。
2.采购成本
采购上,在零售业,规模决定采购价格的高低。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线下实体店每年家电采购规模千亿元以上,而京东也只有200亿左右的规模,采购规模决定了线下实体店的采购成本平均低于电商4%。而随着采购的规模化推进,这个数字还会上升。
3.技术管理费用
从技术管理费用率来看,线上约为2.5%,而线下渠道适销对路的产品普遍要多于线上,这些可迅速扩大销售规模的商品能有效提高零售企业的资金周转率、降低仓储、物流等成本。
4.广告和流量成本
经对电商广告成本进行测算,目前电商的广告和流量的成本约为4%,而线下实体店的广告营销成本约为1.5%。
5.人工成本
线上人工成本为4.5%,线下的人工成本约为3.5%。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线上成本低是一个误区。电商的平均综合毛利在7%左右,经营费用率在17%左右,净利润率在-8%左右。如果在资源和供应链上存在缺陷,在运营成本上不占优势,低价的“杀手锏”抡个一招半势、玩个噱头还能勉强支撑,若是完整地一路使下来,内力就明显不足了。价格战,电商这是在用绳命诠释No Zuo No Die啊!而京东上市后的第一次店庆的成绩自然备受关注。成绩如何,小编只想说,如果期末没有挂科,请不要叫自己学霸,叫自己---赌神。电商竞争就是一场世界杯,靠长传冲吊、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术也许能赢得一场比赛,但很难捧得最后的大力神杯,最终的冠军一定是综合软实力最强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