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途牛网、聚美优品,京东相继赴美上市,传言阿里巴巴即将在8月初正式上市。相比于国外电商,处于后起之秀中国电商却在国外资本市场里表现不凡。
资本市场关注产业未来
中国电商在海外资本市场的不俗成绩,有数据为证:京东上市首日市值约为265亿美元。聚美优品上市后,总市值达39.18亿美元,高于预估。当当网与唯品会,也在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0%和125.9%。
即使从2004年以来,京东连续10年持续亏损,但国外资本对于其IPO的追捧高于预期。可见相较于营销数据与财务报表,市场更关注的是产业的未来。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人民币。相比于已发展成熟的美国、日本等网络零售市场,我国的网购交易规模虽占据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例不大,但在另一方面展示了中国电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此为不可预估的未来体量。
集中上市背后的挑战
集中上市的电商,一方面享受着资本推动下前进步伐的稳健,另一方面,“集中”也让本身以上市来实现体量与资本差异化发展的电商,又重新站在了一个平台之上。
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可能相对于资本可以带来的多样化的发展机遇,电商更需看清当下不容忽视的平台挑战。中国电子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认为:“实物电商领域寡头局面正在形成,对其他竞争者而言形成较高门槛。”根据国际市场对于垄断的定义,市场份额占据20%以上的企业成为寡头垄断企业和一级市场垄断企业。
除了电商行业内的挑战,还有更大的零售业内的挑战。完成上市后的电商们市场占有能力将会更强,相比于传统零售业的规模组织能力,电商本身可以通过汇聚的用户资源十分直接而高效地形成消费的长尾效应。
京东CEO刘强东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说,电商是个很大的市场,永远也不会被一两家垄断。如何在找到市场入口后保稳,并求新的突破点,或完成整合扩张,是每个上市电商在获得资本后都需斟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