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店的都是客人,既然是客人进门,总要有个招待,最起码也得给倒杯水吧,那么,这杯水里面,又有哪些细节点值得注意的呢?
一、什么时候给端上水
最佳的时机,是顾客刚刚坐下来的时候,若店里并没有给顾客坐下休息的地方,则可以安排在沟通刚刚进入实质环节时(例如说到价格);或是双方沟通有点陷入僵局,现场稍微有些冷场的时候,端茶上水,缓解一下现场气氛,或是转移一下顾客的注意力。
若是遇到采购型顾客或是上门投诉退货的顾客,这端茶送水的节奏就要提前了。
二、是否要询问?
若是店员客气地问顾客:“您要喝点什么?”估计顾客十之八九会说:“不用了”,所以,要么别问,直接上;要么进行封闭式提问:“您是喝点热的还是冰的?”
三、上什么饮品?
在广东福建等有传统饮品习惯的区域,招待顾客坐下来的大多数是喝茶,最广泛最简单的饮品就是白开水,并且,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碳酸饮料和甜味饮料往往不怎么待见,所以建议别上。
若是顾客有带孩子进店,则可以上甜味饮料,并注意及时的续水。
有的店里图省事,直接拿瓶装水给客人,执行起来简单,但有些顾客会不好意思接受,再有,直接拿瓶装水出来,少了倒水及续水这么一个服务动作。若是确定使用瓶装水,记得不要主动把盖子拧开(有些顾客接到开过封的瓶装水时,感觉不安全),确保完整密封的瓶装水交到顾客手里。
四、冷的还是热的
首先说个道理,叫身体感知,身体在接触不同的温度时,主观感觉上也会受一定的影响,手里捧杯冰水和热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顾客的主观意识,热水会联系到热情,冰水则是反面,所以对于进店客人,原则上热的饮品,除非客人强调说明要冰水。
若是有年轻的女士进店,上饮品时出于安全起见,一律也上热的饮品。
五、用什么杯子
常见杯子有四种:
1、茶具里的茶杯
适合在有对应茶文化的区域使用,若是本地并无此饮茶习惯,还是别用了,不然的话,即便店员热情的端上去,顾客也不喝。
2、一次性塑料杯
优点是便宜,缺点感觉太次,现在稍微讲究点的店里已经不再用一次性塑料杯接待顾客了,当然了,要是配上这种杯托,那就更土了。
3、一次性纸杯
表面上看起来要比那个一次性塑料杯稍微强一点,但是,纸杯质量也是高低不一,次点的纸杯照样存在有气味,太薄软等问题。
4、航空杯
航空杯也就是硬质透明塑料杯,飞机上常用的那种,虽然价钱贵一些(2-3毛钱一个),但手感好,透明度高,档次也上去了。
5,普通玻璃杯 肯定是反复使用的,即便店里不怕清洗麻烦,顾客也不愿意使用陌生地方的玻璃杯。
6、VIP顾客的杯子
既然是VIP顾客,细节方面就得要到位了,可考虑给VIP顾客安排专用的杯子,专人专用。
六、倒多少水
有句古话,叫“浅茶满酒”,招待客人时,酒要倒满,茶则不能倒满,得要留一点出来,尤其是热水,方便顾客捏住杯沿上方不烫的地方,也是减少水泼洒出来的可能。所以,在给顾客倒水时,记得倒70%就差不多了。
七、怎么端上来
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用手给顾客拿过来,但是,确定店员的手干净吗?会不会触碰到杯沿?会不会拿不稳?一次也只能拿两杯,可考虑稍微注重一下形势感,用个托盘给顾客端过来。
八、说些什么话
给顾客上饮品的时候,嘴里自然还得要客气一下:
1、请用茶;
2、来,喝杯水;
3、水给您放这儿了。
九、放在哪里
要么直接递到顾客手上,要么放在桌上,若是打算引导顾客坐下来谈一谈,可把水杯放在桌面上,然后请顾客坐下来喝杯水,若顾客忙着接电话或是正在仔细看产品,也可把水杯放在一侧,然后提醒顾客,水杯给您放在这里了。
在将水杯放在桌面上时,尽量使用杯垫,或是铺张厚点的餐巾纸,再把杯子放上去,稍微做点形式感,让顾客感觉更细致一些,舒服一些。
十、顾客走后
当顾客离去时,最理想的状态是顾客自己把杯子或是水瓶带走,大家都省事,若是留下杯子瓶子,可稍微等顾客走远一些的时候,在清理掉。
太快的清理动作,会让刚刚离店的顾客感觉不好,这顾客还没出店门,店员已经将顾客用过的茶杯直接扔到垃圾筒了,顾客心里会想:“以前说人走茶凉,这家伙直接连茶杯都扔了……”
十一、这杯水的作用
1、对应欢迎的现场气氛;
2、拉近距离,消除陌生感,促进初步关系的建立;
3、通过水温促进顾客对店里的正面感觉;
4、通过杯子质量,托盘,杯垫来突出服务的细致程度;
5、给顾客带来一点点愧疚感。(作者:潘文富 来源:《洗涤化妆品周报》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