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上,一个店老板必须学会由管事到管人的转变。所谓管事,就是管店内具体的事情,比如产品陈列、直接销售、培训员工;所谓管人,就是通过组织安排店内员工来实现做事情的目的。专营店很小的时候,你是没有多少人可管的,你只需要把事情做好;但是当你的专营店有一定规模的时候,如果你还在管很多小的事情,那么你的店是做不大的。一个老板是否完成了这样一个转变,我们可以通过看他在管事和管人上的时间分配来判断。看看他一天中或者一个月中有多少时间是在作具体的事情,有多少时间是在安排员工,可能有的老板说了,我也安排了呀为什么还不行?这是因为安排完之后,还要有下文,不能安排完就完事,还要做到检查和监督。尤其是专营店内的员工从业者受教育文化素质偏低,理解程度有限,还要教给他们具体的做事方法。
在管理上,一个店老板要完成的第二个转变,是从管人到管制度的转变。所谓管人,是指管理具体的人;所谓管制度,是指为自己的店和员工制定适合的一系列的制度,比如卫生制度、会员顾客管理制度,工资制度、考勤制度、奖励制度。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店内的薪酬体系,它包括基本工资,提成,奖金、福利等。可能有的老板说了,我们都有制度啊。有制度,但不一定合理,不一定完善,不一定成为系统,不一定执行得很到位。所以管制度,并不是说制度定好就完事了。一个老板如果完不成由管人到管制度的转变,那么他没办法从琐碎事务中脱离出来,也就不能完成从小店到大店的真正转变。虽然,有的老板店也是在越做越大,但是做得并不轻松、并不理想,甚至有的老板还说不如以前开小店的时候呢!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完成从管人到管制度的转变。
在经营上,一个老板要做的第一个转变,是从销售到营销的转变。我们很多的老板都是销售高手、专业出身,对销售有着天然的兴趣,销售也是我们个人成就感的主要来源。但是当你的专营店达到一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必须放下具体的销售工作,转而开始做营销规划,包括店内产品结构组合,每年的营销计划、品牌推广,塑造店面形象,寻找定位等等。可能也有的老板会说,我们没学过营销学啊,我们就只知道卖货,当你自己不懂时,你可以找外脑啊,找专业营销策划机构,他们会给你包装自己的店面,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给寻找定位,给你做整合营销。
在经营上的第二个转变,就是从做生意到做事业的转变。可能很多老板刚开始创业开店时,就想着养家糊口混口饭吃,但是做着做着,你就会发觉不是单单开店做生意那么简单。我们也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们也可以引导市场。做生意是追求短期利益,做事业讲究长远性。就像国美的黄光裕最初开店时,可能也是生意,可能慢慢做成了事业,做成了一个行业龙头老大。为什么有的人入行时间挺早的,可是仍然是自己一家小店,为什么有的人短短两三年就遍地开花了成为行业翘楚。这就是是否完成从做生意到做事业转变的区别。
虽然老板的角色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在不同的时期和企业不同规模的时候,老板要做不同的事情,但有两点是共同的:老板要做别人不做的事和别人做不了的事,而不是抱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放。了解这一点其实是做老板的最大的难处,而做到这一点,则更是难上加难。(有删节,原文请参看《洗涤化妆品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