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3日,京东高调推出消费者信贷服务——京东白条。据京东方面称,“白条”用户最高可获得15000元信用额度,可选择最长30天延期付款或者分期付款两种付款方式。详细地说,对于“延期付款”用户,京东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等服务费用;“分期付款”分为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三种形式,但费率均为0.5%/月。如果用户申请3个月分期付款,费率即为贷款金额乘以0.5%乘以3,以此类推。
究竟京东这“白条”资格如何取得,消费者仍然云里雾绕不知所踪,这也是京东“白条”留给用户的最大悬念。根据京东官方描述,仅是宣称将借助京东各项大数据(如消费记录、退换货记录、配送信息、购物评价等)对消费者的信用额度进行评估并授信,并没有公布具体的指标。
然而,“打白条”这个饼很大也很好看,但是却依然存在可质疑之处。
据了解,京东称此次“白条业务”没有与银行进行合作,不涉及供应商货款结算、无需任何一方进行垫资。那这里倒是要问一句:京东,你到底能不能HOLD住这百亿级别货贷额度。
假设京东规定的50万公测名额均能够申请“白条”,以15000元最大放款额计算,累计放贷金额将达75亿。如不借助银行贷款或供货商货款,这些资金来源究竟为何?
以京东上市招股书上公开的数据,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现金流为88.12亿人民币,应付账款则为106.78元,能否有75亿现金来支持“白条”系统的运转,京东并未对此明确解释。
而根据京东描述,在公测结束后,则有可能面向京东用户正式开放,而京东目前用户量级已过千万,即便按照50%的通过率计算,如均12个月分期付款,京东一年要面对最多五百亿级别的消费放贷,这将占据京东GMV的一半,对其现金压力可想而知。
还要再算算。仍然假设有50万用户使用“白条”购物贷款15000元,并执行最长的12个月分期付款,以每月0.5%的利息计算,京东最多可以从中收益4.5亿人民币。这即意味着,京东硬抗百亿级别以上的资金压力同时,其获取的只有4.5亿。
目前京东没有属于自己的第三方支付,虽然之前收购了网银在线,但是至今仍没有将其接入京东官网,并向用户和商家开放。这也意味着,使用京东白条的用户不得不通过绑定的银行账户定向还款,而没有一个像支付宝一样,可以暂时搁置资金的第三方支付系统。
当然,据官方透露,京东也提到了一种名为“网银钱包”的还款账户。不过,京东并没有解释清楚“网银钱包”中资金的流动性与安全性。此前曾有用户质疑京东官方账户里的滞留资金存在安全隐患,关于京东金融的风险如何规避,京东官方则表现得模棱两可。
关于京东“打白条”这事儿,各位看官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