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港资品牌屈臣氏终于高调宣布继续深耕内地市场,屈臣氏中国方面告诉记者,未来在中国的扩张步伐还将加速,到2016年底,将完成内地店铺数达3000家的战略目标,平均每2天就要开近3家新店。
考虑到人力、租金等成本不断攀升,且消费增速逐渐放缓的低迷零售环境,屈臣氏方面表示,“未来会将终端继续下沉,开拓更多消费潜力的三四线城市,这也是屈臣氏2014年最为重心的战略部署”。最新资料显示,除了屈臣氏以外,包括万宁、莎莎等在内的港资零售连锁也都在布局扩张。
同样,对于娇兰佳人来说,2013年,其最大的举措,也许就是重新开放加盟的政策。“2014年,娇兰佳人计划开300多家店,其中可能有100多家是加盟店,也只是小规模地实施加盟,2015年才会真正大面积放开,相信那个时候,娇兰佳人的店铺倍长计划才算正式实施。”蔡汝青表示。
2013年,康缇与四川志仁洗化连锁达成合作,负责康缇在四川区域加盟工作的石明生表示,2013年全国康缇店铺数量预计达到300家,而到2016年预计将达到3000家。从2014年开始,四川省每年将以30个店的速度进行扩张,有加盟的地方开加盟店,没有加盟的地方如果市场符合要求就开直营店,同时积极拓展联营店。
“本土分散的、不成规模的中小化妆品店会越来越缺乏竞争,但是以区域为中心的连锁开店会逐渐形成明显的区域割据。”吴志刚指出。
业内资深人士李毅指出,“全国连锁将是本土化妆品专营店转型的关键词。可以预见,到2020年,中国连锁化妆品专营店将起码占到化妆品店总数的30%~40%。”
屈臣氏、娇兰佳人等公开发起对三四线城市的进攻,无疑将与原来以三四线城市为据点的本土区域连锁品牌发生正面的市场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