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在触发一场营销革命。
如果说70后甚至80后只能算得上是互联网的“新移民”,那么90后和00后们则是标准的互联网“原住民”,只有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欲望以及他们的购买倾向,才能把握住营销的未来。
宝洁是全球最大的广告主,而中国是宝洁全球第二大的市场,宝洁公司大中华区品牌运营总裁谢冰表示,“过去我们用得更多的是问卷、电话等传统抽样调研的方式,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为‘消费者洞察’这个古老的命题带来无限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直觉不靠谱,大数据才靠谱。”百度公司副总裁曾良说。他为记者举了一个玉兰油的例子。
尽管大数据几乎成为年度流行语,在各种各样的营销论坛上,大数据更是必谈的话题。但是,真正理解和知道如何利用大数据的CMO(首席营销官)并不多。
营销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认为是“以客户为导向”的,这几乎与互联网的精神不谋而合。但是,如何才能真正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营销之中呢?这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古老的话题——如何找到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满足它。
曾良举了一个玉兰油的例子。“我们在2011年的时候,对玉兰油和其他一些化妆品品牌做了一些搜索关键词的研究,“我们发现一组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搜索 玉兰油的用户中有25%接着会搜索‘适用年龄’,而其他的类似品牌并没有这个特点。这说明一个问题:很多消费者不晓得玉兰油到底适用什么年龄,这个品牌定 位有一点不清,而这个问题会影响到玉兰油的市场销路。”他说。
当百度将这个问题反馈给宝洁之后,宝洁快速推出一个新的包装产品——“玉兰油25岁装”,很明确地把这个产品定位为适用于25岁左右人群的产品,目前“玉兰油25岁装”是玉兰油最畅销的人气单品。
曾良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他曾经通过搜索引擎提供的大数据为某品牌汽车推荐了一位代言人,因为搜索这款车型及其竞争车型的人,有相当多的人同时也在搜索 这位明星,而且从搜索行为上来看,是非常喜爱和认可这位明星的。这个品牌汽车的负责人听到之后非常惊讶,因为他们之前确实有请过专业的调研公司和营销机构 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个明星。
被称为“整合营销之父”的世界级营销大师唐·舒尔茨(DonE.Schultz)前不久到访了中国,他告诉记者:近八成的企业管理者面对大数据表示茫然,即使是世界最顶级企业的首席营销官们,大多数也表示对于如何使用大数据还没有准备好。
“过去这些营销人员并没有这样的复杂数据,但现在,数据量呈现几何基数式的增长,信息过剩导致价值信息发掘难度增大。面临这么多的数据他们也觉得不知道如何做。世界各国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大家一起在不断的探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