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网页搜索上,有这样一个关于她的描述:到衡阳旅游,问出租车司机“此一家名店”,没有人会回答不知道,更不必说那些热衷于化妆品的女士们。
真有这么出名?
走访此一家常胜中路总店,是在一个下着毛毛雨的周五。初到衡阳的《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匆匆放下行囊,便借着手机导航一路寻找着这个“传说中”的此一家。之所以说她“传说”,并非是因为拜访名单上介绍着她诸如欧莱雅、资生堂、玉兰油、曼秀雷敦、高丝、自然堂、珀莱雅等等品牌;也不仅仅在于她曾在2012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开出第七家和第八家店。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一路上都难见一家化妆品店的架势,让记者甚至有种走错道的幻觉。然而,一个拐角却看到了“唇红齿白”的她:200㎡的面积以及敞亮明晃的店内装修设计。事实上,在这家店后还有个近300㎡的仓库。
走访“此一家”常胜中路总店是在一个下着雨的周五,为什么要在之前特意提到这一点?因为在记者走访当天,一位七旬老人就因为下雨径直在该店内买了一把再普通不过的雨伞。而这一过程中,导购员没有半点怠慢:领着老人家到雨伞区,又搀着送到收银台。此一家总经理钟德轩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四个字“弱化销售”。
不少人将化妆品行业视为一个利润空间并不小的行业,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思想主导,经销商们乐于找毛利空间高、知名度低的品牌来做,意图在短期内获得高利润。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影响了美誉度与信誉度。事实上,此一家也曾碰到这样的囧境。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做过有压力销售。以前是做精品的,员工主要推荐一些高端产品,越多越好,恨不得把人家口袋挖空。”然而,这样的操作带来的却只是短暂的美好,人气锐减成了最直接的后果。
钟德轩表示,处在微利时代的此一家没有自有品牌,同时“不可能推利润很高的产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首先要保证我的客群。”据了解,做出这样的转变后,此一家的店员给足顾客购物的选择空间和自由权,将利润控制在30%,做促销活动还要偏低这一比例。“良性的发展应该是35%以上到40%。”这里以中山北路尚品城此一家为例。在该中心路段,钟德轩透露,铺租将占到利润的10%。并且,在他人看来若想该商圈内要想实现100万的月销量将不成问题。然而,“目前尚品城只做了60万,但我已经很满意了。”
虽说此一家在弱化销售,然而在影响力上却丝毫没有削减。这里通过一个事情可以说明。一直以来都说商超强势,然而在衡阳地区,此一家却成了本地强势商超香江百货的“眼中钉”。据闻,香江百货高层特地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在于该百货附近的此一家化妆品非但没被挤压,反而活得有滋有味。随后,百货方还采取一系列举措乃至动用衡阳地区电视媒体曝光此一家。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清者自清。七天连锁西湖公园店戴姓店员告诉记者,这一事件在当地影响并不小,“堂堂香江百货竟然跟一家化妆品店扯起来”。当记者说起这一“道听途说”时,钟德轩坦然地笑着说道:“这对我来说反倒是好事,说明此一家确实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