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一个沉重的字眼,但又是行业里面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随着化妆品专营店逐渐步入正轨,大部分专营店主都意识到,在店面经营的过程当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库存问题,而寻找好的库存处理方式已经成为他们接下来的计划。
产生库存的原因有几个:其一,订货时吃了几个优惠政策,因“贪便宜”而没能量力而行;其二,为了保证分店不断货,大量进货;其三,库存管理方式不正确。意识到这些原因之后,首先,很多店老板在进货的时候变得更加理性,制作上一年度、季度的销售和库存排行榜,以销定量。其次,慢慢摸索出库存管理的方法。
在山东胶州,有一家化妆品店,钟情于处理尾货,并且还具有一套独特的方式。该店老板既做零售又做代理,他说,有些客户有时候会有些滞销的临期产品,他就会以低价买回这些临期产品,并放在自己的店内进行低价处理。
在大部分店家为临期产品而感到头疼的时候,该店老板却反其道而行,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在处理尾货的过程中,他尝到了不少甜头。他向《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举例。
一款X品牌的面膜贴,由于换季的原因,成为他一家客户店里的滞销品。眼看着2000多张临期的面膜贴,客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候,该老板与其客户商量,最后以1元/片的成本价将这2000多片面膜贴放在自己的店里销售。因该客户急于“处理”这批“尾货”,所以欣然答应了。
由于该老板的店在当地属于名店,装修精致。在他引进这些尾货的时候,周边的朋友都认为“降低了店面的身价”,笑骂他“很傻很天真”。但是该老板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
引进尾货后,该老板将这款临期面膜的单价定为2元,就赚1元/片,并且将其放在同款“正常”面膜(单价10元)的旁边。在临期面膜旁边立个牌子,向顾客说清楚:“由于该面膜的保质期还有6个月,所以现低价处理,如果在6个月之内,您能够将产品使用完您可以选择购买,如果不能,您可以选择旁边的那款。”
“一开始,一位顾客不相信,就买了一片进行尝试,感觉效果很好,第二天再次返店,一次性购买了200多片,送给她的亲戚朋友。”该老板笑着说,没想到5天就一售而空,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在尝到该次处理尾货的甜头之后,往后,该老板乐此不彼。“处理尾货不但没有有损自己的店面形象,还为自己的店面带来了不少人气。”他告诉记者。
山东烟台百信化妆品连锁在开店之初的那几年也遇到了“尾货”的困扰。“那会疏于对店员的监督检查和奖罚,产品滞销也没有预警机制,也是损失惨重。”百信总经理田海涛向《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坦言。
“其实很多尾货都是店员忽视了,并非都不好卖。所以现在,我们把所有的尾货全部分到店员手中,责任到人”,田海涛解释道,店长每月进行监督检查,把离到期还有20个月的商品,登记出来,分到个人并让她们分析滞销原因以及寻找卖点,接着针对性地进行促销活动:卖赠、打折、重点推荐或店员自己内部消化。根据消化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奖罚。
据了解,百信现在的店员已养成习惯,离到期20个月以上的商品很少,有也不多,能很快消化。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库存都可以变为白花花的银子,有时候店家也得为自己的失误买单。李军认为,做化妆品生意的,扔掉一些过期的产品也是正常的,这也是自然的损耗,是经营的正常成本。“就像开店就要付房租一样,很正常的。”
在李军看来,化妆品越清货越不好卖,因为清货会给人一种“质量不好”的感觉。河南夏邑县碧云天总经理张煜东表示了同样的观点,他说,有些质量好点的库存产品,可以进行低折扣处理,但是有些质量一般的,就需要店家为自己的失误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