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渠道为王,流通盛行,代理商坐着也能赚大钱。那时候,市场拓展容易,日化流通链上各级大大小小的代理商都能获取不菲的市场利润,从而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繁荣了各个区域的分销渠道,使得各地的专业日化批发市场如日中天:广州兴发、武汉汉正、临沂义乌,沈阳五爱、成都荷花池、昆明云纺……在过去的辉煌岁月里,这些化妆品批发市场的销量占据了中国日化市场的半壁江山。即使是那些牛气冲天的国际品牌,在这些代理商面前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
10年后,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代理商能活着就很不错了。随着跨国零售企业的不断介入、大卖场业态的强势生长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渠道的迅速崛起,整个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不断升级更新,传统的渠道格局正在被打破,代理商面临厂家与终端的双重挤压:一方面,各厂家纷纷大刀阔斧削减层级,市场重心下移,以期更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高额的终端营销费用,已经让很多代理商“望而生畏”。未来的经销之路该如何走下去?这几乎是摆在所有代理商群体面前的命题。
“利润越来越薄,已经沦为厂家的高级搬运工”、“大型商超进入门槛越来越高、费用越来越大,结算越来越难”、“资金周转越来越慢现金流越做越小”……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代理商的感慨。辉煌的过去终究是过去,如今代理商面临前有狼(厂家的密集分销或直营)、后有虎(异军突起的超市)、中间还有“贪婪熊”(电子商务渠道)的危险境地。
前有狼后有虎,对代理商而言,未来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金戈铁马再战江湖,要么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退出好办,放下名利两手一摊,什么江湖纷争都可以不再理。而再战江湖,却已不如从前那般容易,江湖多变幻,原来的“武功”已无法自保,想继续江湖行走,得先提升自己的“武功”级别。这“武功”就是:“向上延伸,向下发展,外带找组织”。
向上延伸,走自有品牌之路。代理商自己创立品牌(贴牌生产),淡化厂家的功能,使其降格为生产加工车间。我的品牌我做主,有了自己的品牌,就不用再担心为他人做嫁衣,也不再担心会遇到那类过河拆桥的厂家。在未来,最出色、最具潜力的代理商,将是拥有自己强势品牌的代理商。
向下拓展,建立起自己的终端店,不再只做厂家的“搬运工”。渠道扁平化的趋势下,密集分销已成为各厂家角逐市场的必然选择,终端市场空间(铺货、陈列)将是各厂家以后长期争夺的焦点;而曾经集厂家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代理商,已被厂家打入“冷宫”,门庭冷落鞍马稀,寂寞难耐。要想不寂寞,就得有让厂家心动的“资本”。资本就是代理商加强对终端市场的直接掌控能力。代理商欲在明天的市场上不被厂家抛弃,不被对手淘汰,建设属于自己的终端网络是大势所趋。
然而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需要一笔很大的投入和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勇气、需要恒心、更需理智和决心——因为不一定撒网就能捞到鱼。但你不撒网,就肯定没有鱼,结局是只能看着别人吃鱼而你却被鱼吃。
有困难,找组织。日化市场的代理商中,75%的代理商为实力一般的“小鱼”,“大鱼吃小鱼”的物竞天择式的生存法则,在这里同样适用。在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对手增多、经营利润骤降甚至入不敷出的大背景下,对很多单打独斗的小代理商而言,组成代理商联盟或许是最理想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