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郎旋风”之称的郎咸平今日在和数百名企业家探讨“创一代与创二代接棒”问题。他依然“语出惊人”,认为国内企业家族继承远比聘请职业经理人好。他还和二代企业家共谈“接班”问题,认为创二代的责任是锻炼成进退自如的“李嘉诚”,并在家族内部建立起现代系统的决策系统。
古语富不过三代,但在郎咸平看来说法过于简单了。他开场讲起丰田的故事,第一代创始人丰田佐吉将丰田汽车传承给了丰田喜一郎,后又传给女儿女婿。但他们家族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在2005年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2007年,丰田达到创纪录的利润,2008年市场占有率达到全球第一,但最终爆发丰田质量门事件,丰田第三代掌门人临危受命,最后带领丰田走出困境。“丰田家族最后意识到职业经理人由于短视,牺牲质量换取短期的高利润和成长。这是很惨痛的教训。”郎咸平总结说。
继而,郎咸平用大量数据说明全世界家族企业才是主体,且运营比聘用职业经理人的公司业绩突出。“美国企业500强中37%是家族企业,全国54.5%的企业也是家族企业,英国76%,澳大利亚75%,西班牙71%,德国等国更高超过90%。在美国,家族企业在股票回报率和收入增长率上,前者分别是15.6%、23.4%,后者则只有11.2%、10.8。但我们一些专家却宣扬美国经理人制度,顺应美国潮流,违反世界的趋势。”郎咸平说。
郎咸平进一步讲述了美国为何形成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历史渊源。他说,1533年,英国240个股东每人出25英镑买三条船去寻找中国。但其中两条沉没,剩下一条船的船长带领船员向北走到了现在白雪覆盖的莫斯科,用船上的羽毛笔和墨水换了大量的貂皮,回国后为股东创造了庞大财富。“我是股东聘用的,我基本的职责就是把工作做好,这就是融入到英国人血液中的信托责任。但是我们中国却没有。”
等到英国人殖民到美国,美国在1890年颁布反托拉斯(垄断)法,美国政府要求各大家族企业在市盈率最高时退出历史舞台,就是要达到藏富于民的目的。家族企业都变为大众持股,职业经理人制度慢慢成熟。“美国以法律的力量定下来什么叫信托责任,在这种压力下,职业经理人只有把这个工作做好,否则让你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请问这样的信托制度和责任,中国有吗?”
“在信托制度缺失的国内,创一代还是自己的儿女继承更好。”郎咸平得出结论。他接着提醒,家族企业传承最大的风险发生在一二代交接棒时,他列举权威研究数据称,亚洲250家家族企业,第一次传承的风险更大,企业价值损失普遍超过60%。“香港更可怕,80%。新鸿基三兄弟争产,市值暴跌50%以上。”郎咸平说,富二代要接班一是会遭遇跟随创一代父辈的“功臣”反叛,二是富二代觉得不像一代那样辛苦,做金融、房地产去了。
郎咸平说,创一代让富二代去国外学习回到企业时往往水土不服。“这个时候,很多创一代、富二代企业家问我,你说该投资什么行业?我听到这话就知道你是只知进不知退的人。”郎咸平举李嘉诚的经历为证,在2008年金融海啸来临前的几个月,李嘉诚把上海的投资项目出售后用来还银行贷款,囤积了210个亿的现金,之后又将和记黄埔所有投资项目叫停,为企业后期东山再起储备了足够的粮草。“最后他在其它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时,又在上海拿下大项目赚钱,这就是进退自如。”
郎咸平认为,创一代很多的成功甚至伴随着机遇和侥幸,但是知道进退的很少。“在经济萧条时,创一代要帮助富二代培养进退自如的智慧,这才是中国企业家缺乏的东西。”